冤家宜解不宜结。这是《大宅门》 (电视剧、小说)里、白文氏帮家族企业化险为夷的法宝。
白文氏家婆什么事都不管,家公刚正,为了白家医药老字号颜面、不惜跟王爷家结仇,导致日后大儿子被处斩、大儿媳自杀、老字号被查封。
白文氏丈夫身为老二,自知办事不如老婆,置身事外,最大的贡献就是不给老婆添乱。
没才没德的老三专跟这位二嫂对着干,吃里扒外。
白文氏的儿子白景琦从小顽劣、怎么打都没用,气走一个又一个教书先生,他能有出息吗?
白文氏好不容易把这个家支棱起来了,白家却似乎一代不如一代,到底出现了什么裂痕?
小时候,我不太理解爸妈、大人的世界,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要那么复杂。现在自己有小家庭,也会考虑怎么跟亲友往来。《大宅门》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作者是著名导演郭宝昌,故事基于自己家族历史、前人叙述、个人生活经历及所见所闻。他16岁开始写,经过24年 (40岁),四易其稿,一字不留。55岁(1995年)用几个月时间一鼓作气写成电视剧《大宅门》剧本,5年后2000年投入制作,2001年播出。20多年后、80多岁的他推出同名小说《大宅门》。堪称毕生心血。
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李陀在序言分析到,郭宝昌身兼导演和作家,还是传统戏剧、尤其是京剧艺术的大行家,有极强的视觉感和写作能力。其他小说改编成视觉化的影视作品,不得不做出较大甚至很大的改变,往往会有遗憾甚至扭曲。而郭宝昌创作的《大宅门》,小说和电视剧好像孪生的。
我读这小说的体验就是随着“镜头” 去到不同场合,看不同人说话办事,基本不用第三方转述,因为我就在“现场”,甚至是同一时间的多个“现场”,看得一清二楚。
我看到家族间的恩怨情仇、看到每个人的优缺点。说实话,里面的人都有让我觉得惋惜、失望的地方,包括主角。
可我不得不承认,这样不完美的人更接近我们真实生活。
现实中我没可能对别人家族几代、对大千世界了如指掌,也没法客观全面看到自己和自家。《大宅门》实在是宝贵的窗口。
不管你现在有没有家庭或事业困扰、有没有留意自己或自家处事方式及结果,都可以亲自“走进”《大宅门》看看、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