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630天。公众号搜索赵君可以查看最新文章。
这是一本培养喜欢刷牙的书。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在我们催ta讲卫生的时候特别爱发脾气,这个问题的根其实出在习惯养成上。孩子对于刷牙的重要性并没有那么强的意识,大多会觉得刷牙又不舒服又麻烦。其次,我们与孩子在刷牙重要性上判断不一致时,我们希望维持自己的权威地位,态度就会很坚决,ta随着年龄增长,自主意识越来越强,ta不希望父母老是侵占自己的边界。所以,孩子会采取拒绝、拖延这样的态度。这样一来,小小的刷牙问题把亲子双方变成了对立面。
因此,想要和平解决,还得对症下药。对孩子来说,得提升判断力,意识到刷牙非常重要,变被动刷牙为主动刷牙。对家长来说,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孩子刷牙的主动性,减少强迫行为。怎么达到这个境界呢?
比如《牙虫大搬家》这本书能帮我们解决一些这方面的烦恼。故事一开始,牙虫一家就急地要搬家,因为牙齿的主人,他太爱刷牙了,把牙刷的太干净导致它们家都没饭吃了,到哪儿找新家呢?
它让牙虫一家到房产中介这儿找房子,中介问想找什么样的房子?牙虫爸爸特别实在的回答:能吃饱饭的房子。中介说有房源包你满意,房源的主人是特别爱吃甜品,而且从来不刷牙。故事设置的因果关系太鲜明了,更能帮不爱刷牙的孩子提升判断力。
果然,牙虫搬到新家以后再也不愁吃喝了,各种垃圾食品:蛋糕、巧克力......每天都不断,牙虫们吃的一个个圆溜溜的。为了强调牙虫们有多喜欢吃甜食,然后又不爱刷牙的好房源,故事还设置了牙虫叔叔登场了。
牙虫叔叔因为住在一个不爱吃甜食,又爱刷牙的小朋友的牙齿里,饿得瘦瘦的,走路都晃。于是,牙虫们就收留了牙虫叔叔,大家一起在这个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的牙齿里面幸福地生活着,甚至还挖了很多的房子,连健身房、阳光房都有,食物更是多得吃不完,不过牙虫们的日子没过多久,一个大钳子就进来找它们来了。
是牙医的钳子来了,牙医用钳子把牙虫们赶出了小女孩的牙齿,小女孩当时疼得眼泪哗哗的,从此以后彻底记住了我得好好刷牙。
牙虫们又去寻找新的房源了,找到一个牙齿,建一个超级大的公寓,把所有亲戚都接过来住,多吓人。作者在最后问小朋友们“牙虫它们是不是搬家搬到你的嘴里了?”
这么有意思的绘本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育儿功效呢?养成主动刷牙不用催的习惯呢?
一起读的时候,可以一起带着孩子破案。破案一:通过对比图案,发现原来牙虫一家的美食都是我们吃东西后留在牙齿上的食物渣。再看下孩子嘴里有没有残渣呢?这时就可以找牙刷来快点帮忙咯。
破案二:牙虫叔叔为什么越来越胖呢?可以请孩子来观察一下。一是可以锻炼孩子地观察力,二是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已经饿的站不稳的牙虫叔叔,住到从不刷牙的小女孩的牙里没多久,就胖了一大圈。还能在牙虫一家的派对上狂歌劲舞。让孩子之间发现如果不好好刷牙,就是在牙齿里养牙虫,还会把牙虫越养越肥,吸引更多的牙虫过来住。
破案三:为什么不爱刷牙的小女孩主动刷牙了呢?看看孩子的嘴巴里有没有黑洞,假装看到黑洞,适当利用孩子的想象恐惧,让其明白刷牙的重要性。
如果三个案件都顺利侦破了,孩子们的刷牙主动性也就提升了。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激发起短时的兴趣很容易,但坚持下来就比较难,所以我们得有耐心,不断地跟孩子重复讲述这个故事。相关主题多搜集一下讲给孩子听,尽可能的别强迫孩子刷牙。我还有一个实践出来的好办法,我想让孩子刷牙的时候,我会自己主动去刷,问孩子愿不愿意一起。这时她100%愿意跟我一起来。
可以试一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