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岁暖男每日给妈妈做饭:“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这样带出来的

2岁暖男每日给妈妈做饭:“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这样带出来的

作者: 羽木舒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16:28 被阅读0次

一个2岁的娃娃,居然能给妈妈做饭!

这可不是孩子们玩的“过家家”哟,是开煤气、开冰箱,有模有样的配菜炒菜。

小家伙叫云思睿,视频中他熟练的用搅拌器打散鸡蛋,下锅翻炒,简直逆天。

网友们感慨:多少20多岁的人还不如这个2岁的小娃娃,这“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怎么带出来的啊。

云思睿的妈妈说,她偶然发现孩子喜欢做饭,就试着让他做,只不过因为孩子还小,做饭时妈妈必须陪在旁边监护,同时她也会教孩子一些做饭方面的安全知识。

就这么简单!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

意思是妈妈要把一只手藏起来,不要总替小孩子做这样,做那样,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独立的孩子。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而怎么爱,则是为人父母的智慧。

一个有远见的父母,会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懂得放手,懂得引导和帮助孩子获得独立和自我成长的能力。

01

尊重孩子的爱好,每个孩子都能引爆小宇宙

我们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却没有自省过是否耐心观察过孩子的兴趣,并支持孩子的爱好,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信。

当很多城市把垃圾分类当成新话题时,微博上爆出一个看点:上海静安区的一名13岁男孩马哲铭用C语言改装垃圾桶,垃圾分类只需3秒钟。

小马同学今年刚上初一,从小就对编程很感兴趣,在制作的过程中,爸爸帮忙焊接,自己则设计和编程。

这个过程在他看来“和玩也差不多”,玩着玩着就玩出成就,自己也长大了!

2岁的云思睿“觉得做饭很好玩”,在妈妈的帮助下成了小“厨神”。

13岁的马哲铭把编程当游戏来玩,在爸爸的支持下成了小小发明家。

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很尊重孩子的爱好,让他们尽情去“玩”,引导他们在喜欢的事情上多动手,多思考,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

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的兴趣爱好会影响成绩而制止他们,这样不仅会打压他们的学习欲望,也会在感情上和他们越走越远。

爱好和兴趣是藏在孩子心底的一颗种芽,有着顶石破土的力量,家长如不能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无助感和无力感就会包围了孩子。

这种情况下,孩子要么就具有强烈的反叛情绪,要么就会胆小怯懦,没有主见。

鼓励孩子大胆尝试,不为孩子设限。

让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和信任,孩子才能愉悦地畅游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发挥自己所长。

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他会演演绎出最好的人生。

02

舍得让孩子体验,孩子才能扛起自己的未来

在孩子的教育上,很多家长都非常舍得。

花高价买学区房、给孩子报精英老师的培训班、花几万块让孩子出国参加夏令营……只要对孩子好,再贵也舍得!

但是,你舍得让孩子自己做饭、收拾碗筷吗?舍得让孩子自己洗衣服、打扫卫生吗?

“你的任务只有学习,其他的都可以暂时先不学。

当父母和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个在生活中欠缺独立和自理能力的孩子,不仅以后难于应对社会激烈的竞争,还会对现阶段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尹建莉老师说: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剥夺了孩子亲身体验生活的权利,迫使孩子失去很多生活能力。

要想孩子健康成长,请把孩子体验真实生活的权力交给他。

暑假期间,有一个小男孩在工厂干活的视频被大家热传。

视频中的小男孩在妈妈的岗位上忙活一阵后告诉妈妈:钱还是不好挣,今后要好好学习。

网友们说:这种家长教出来的孩子不会差到哪里的。

与其费尽心力的帮孩子规划未来,不如从现在开始,让他体验真实的生活,触摸生活的不易。

诗人于戈说过: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舍得让孩子吃点生活的苦、学习的苦,你会发现,孩子远比我们想的要能干,在他亲自触摸生活的真实后,会更懂得感恩,更理解父母。

一个在生活中具备了责任感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才能具备足够的韧性与担当。

03

敢于 “不陪伴”,帮孩子找到成长源动力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总是强调要陪伴。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里有这样一个观点:孩子需要“陪”吗?我认为不需要。

尹建莉列举了女儿圆圆养成自觉写作业的好习惯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行为准则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圆圆忘记了写作业,直到睡觉时才想起来,急得要哭,尹建莉安抚女儿的情绪后给出女儿三个选择:

“你愿意今天写,就晚一会儿睡;要是想明天早上写,妈妈提前一小时过来叫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写,明天就去学校和老师说一下今天的作业忘了写了,这一次就不写了。

当孩子选择晚睡把作业写完时,尹建莉老师安顿好孩子,自己回卧室睡觉了。

只不过是装睡,一直在暗中关注着女儿写作业的情况,直到孩子写完关灯睡觉,尹建莉老师才真正休息。

作为妈妈,尹建莉老师自然也心疼女儿。

但她认为,这种“不陪伴”也是孩子成长中应该体验的“功课”,孩子从中一定能学到东西。

如果相同的情况下,陪着孩子熬夜写作业,会让孩子觉得不完成作业是他和家长共同的事。

时间长了,会在心理对家长形成绑架和依赖,不利于孩子自我责任意识的形成。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母爱最成熟之处就在于:让孩子自己走向属于他的人生之路。

而迈开这个步伐前至少要让孩子知道属于他自己的那份人生清单里有什么。

在一次次的“不陪伴”中,这份清单上的内容会被一条条的归列完整。

孩子才能接受这份清单中的内容,找到自身的源动力。

而父母的“不陪伴”很多时候是把比陪伴更大的力量永远留在了孩子身边。

照片中是一对母女,女孩儿叫高雅,先天失明,每天早晨高雅从妈妈手中接过导盲棍一步步摸索着向学校走去。

高雅一直以为是自己“独自”走在上下学的路上。

却不知每一天,妈妈都把手机调成静音,悄悄地跟在自己身后,好几次自己摔倒了,妈妈也忍着不过来扶自己一把。

妈妈为什么会这么“狠心”?

“总有一天,我和她的爸爸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希望那时她可以独自面对。

高雅妈妈知道,只有这样“狠心”女儿才会独立、自信。

而只有让女儿认知到父母的“不陪伴”,才能让女儿走得更远。

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彭凯平曾说:真正的教养不是在温室里栽培植物,而是帮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同时教会他们独立面对世界。

我们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其实,看那些优秀的孩子,无一不写满父母教育的印记。

爱孩子,就给他信任、给他空间,让他去经历、去体验。

让他学会在真实的人生中行走,让他在一次次的放手中,自立自强。

—END—

PS:亲爱的读者们,欢迎加入读者群,在这个群里:会定期邀请教育学心理学大咖为大家分享优质教育理念,期待您的加入。

入群方式:+微信woshihuairen__wow,回复暗号:入群。

—作者简介—

羽木舒亲子育儿,拥有数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医生、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专为0-12岁宝妈们打造育儿宝典,期待您的关注(id:babyymsyr)

相关文章

  • 2岁暖男每日给妈妈做饭:“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这样带出来的

    一个2岁的娃娃,居然能给妈妈做饭! 这可不是孩子们玩的“过家家”哟,是开煤气、开冰箱,有模有样的配菜炒菜。 小家伙...

  • 10/23

    10/23武丽娟感恩日志 感恩婆婆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每日换花样给孩子做饭,每日给孩子穿的漂亮暖和,有这样的婆...

  • D17 0120 不自觉的比较

    小时候,很烦妈妈总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别人家的孩子有礼貌,别人家的孩子会干家务会做饭,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

  • 孩子,你带着我慢慢走

    作为一个妈妈,我是失败的。 我会生气,甚至,我会暴跳如雷;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别人家的妈妈都是慈母。 ...

  • 《无声告白》杰克:我知道你讨厌我,可我喜欢你

    很喜欢的一部剧叫《请回答1997》,里面有个男角色叫文俊熙,是个超级暖男,会做饭,爱干净,说话温柔。这样的暖男喜欢...

  • 感恩日记21/30

    1.感恩爸爸在照顾妈妈,感恩姐姐给爸妈做饭带出来,感恩妹妹为妈妈着想买了肉拌机! 2.感恩公司给予我机会磨炼自己的...

  •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我们常常这样认为。 我们平时听到的或是微信朋友圈看到的大多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 20190507能量

    一个正能量的老师带出来的都是阳光自信的孩子。 感谢遇见这样的老师。

  • 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成为了中国很多孩子的心中之痛。别人家的孩子给爸爸妈妈太多嫌弃自己的理由,别人家的孩...

  • 孩子们想像力驰骋的地方

    注重给孩子读绘本的妈妈们都有过这样的烦恼,市面上绘本那么多,不知道如何进行选择。尤其是男孩子,很多暖心类的绘本,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岁暖男每日给妈妈做饭:“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这样带出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to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