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战国3:魏国李悝变法:——战国霸主崛起之路

战国3:魏国李悝变法:——战国霸主崛起之路

作者: 榆枋轩 | 来源:发表于2020-12-11 10:14 被阅读0次

    三家分晋:魏、赵、韩

    魏国第一任国君魏文侯魏斯。

    魏国从晋国手中分到了南方肥沃的土地,但是因为历史原因,他抵触中原腹地,四面环敌。西面为秦,东面为齐,北为赵,南为韩、楚。四战之地。本身国土、人口不多,比较难发展。

    三家分晋后地图

    魏文侯很明白,要发展就要靠人才。魏文侯重视贤才,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贤才到魏国

    1、魏文侯魏斯,请卜子夏、田子方,作他的老师。这两位是哪个时代有名的大贤。

    2、段干木很有才能和名气。文候知道后,急的夜晚就跑去拜访,想请他出来当魏国的丞相。。段干木遵从“不为臣不见诸侯”的古训,翻墙逃避。文侯求贤若渴,每过段干木住处,一定低头致敬,最终感动段木干,出来相见。文候站着和段干木请教国政,累了也不敢提出下来休息,后来这两人成为好友,文候经常去请教段干木。

    因为文候的贤名,吸引了各地豪杰纷纷投奔魏国,其中就有西门豹、吴起、翟璜、李悝、乐羊的人才。

    翟璜做为上卿三十多年,辅佐文候并推荐很多人才。推荐吴起守河西、推荐乐羊灭中山国,推荐李悝变法

    西门豹把邺城治理成北方重镇,成为魏国重要的粮区。

    乐羊灭中山国。

    最重要的是李悝的变法和吴起的魏武卒。

    李悝变法

    李悝为子夏的学生,文候也是以师事子夏。

    子夏虽是儒家门人,但是子夏的思想不想孔子其他门严守孔子之道,注重“克己复礼”。他提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尚实、切用的观点贯穿子夏的一身。

    这也让出于子夏门下的李悝首发战国变法一定的合理性。

    李悝早期为中山守将,重点在魏国的西北,与秦国交界。李悝在中山经常带兵和秦国打仗,后面作为上地太守治理地方。

    多年的地方从政和带兵的经验,让李悝积累了威望,同时也让文候注意到了这个人才。

    公元前425年,李悝成为开始成为魏国丞相,开始着手变法。

    变法包括:

    政治上:

    废除世袭制

    奴隶时期采用世袭制度。

    父辈是官员,子孙不管怎么样都是官员。

    贵族后代一定是贵族,奴隶后代一定是奴隶。

    贵族一直享受祖上获得的官位、爵位、俸禄等,但是并没有这个国家做贡献,而且权利又过大。

    平民很多有能力的人才又没上升渠道。

    李悝把这部分享受国家供养又没贡献的贵族称为“淫民”。提出“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取消原有贵族的很多特权,建立以战功和才能为官员的制度。

    在官员贵族选拔、晋升的制度下,各国越来越多平民中人才涌入魏国。

    支撑起魏国之后强盛的人才基础。

    农业上:

    废除井田制

    先说下井田制吧,从夏商开始,中国的农业管理采用的是井田制。

    八家为井,共养公田。

    井田制是把耕地划分为多块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像一个井字。一人耕种大约100亩(约合今70公亩)。100亩为一个方块,称为“一田”。 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

    井田制

    在夏商西周的时候,铁器还没开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农民无力去开垦田地,只能守着统治者开垦的田地。

    到了春秋开始,铁器和牛耕的使用。让人们有能力以个体去开垦土地。开辟和耕种私田越来越多。

    这时候奴隶制已经不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在公田的劳作都是草草了事,因为公田种种的收成好坏都自己无关。

    李悝废除井田制,农民都种私田,收税收。

    这样农民积极性增加,整体土地产量大幅度提高。

    这就是“尽地力之教”。

    这个保证了魏国后期征战的粮食。

    经济上:

    实行平籴法

    农业生产过程粮食收成好的时候价格低,收成不好农民不够吃的时候,价格又高。

    谷贱伤农谷贵亦伤农。

    平籴法:政府干预粮食价格,在粮食便宜的时候,政府制定一个价格大批量买进。在灾祸年,粮食贵的时候,政府以平价出售粮食。

    保证小农经济,也保证了国家的稳定。

    法律上:

    制定《法经》

    《法经》制定了魏国的各阶级的奖惩。从政令、官员升迁、政府职能、军功制度。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打破了贵族阶层的特权,保证和巩固了变法成果,同时保证了魏国社会体制的稳定

    军事上:

    改革军事制度

    原有各国的军队实际上属于民兵,闲时种田,战时服兵役。这样军队的缺乏训练,而且战争拼不拼命对生活没有影响,士兵都不会也不敢去拼命。虽然这样节约能政府的开支,但是战斗力低下。

    李悝、吴起改革军队制度,变为常备军制。这样可以保证军队的训练,以国家经济养军队;同时在常备军中选取优秀的成立武卒,这估计是最早的特种兵,武卒给予更好福利,免除全家赋税、赠送房子、田地。但是训练更辛苦,作战的话都说打最艰难的战斗。

    明确的军功制度,武卒立功可以有更高爵位、更多田地、更大房子。

    所以武卒在作战都能爆发强大战斗力。

    后期魏武卒在吴起带领下创下“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的战绩。

    魏国的变法让魏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才聚集,军力强盛。

    在变法的这几十年里,西夺取秦国河西,北灭中山国,东和齐国交战,南征讨楚国。

    战国初期当之无愧的霸主。

    魏国鼎盛时候

    战国初期魏国国力是偏弱的,可以最先变法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地理位置

    魏国位于四战之地,国力偏弱,不变法就面临被吞并,其他国家并没有这么大的迫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这种形式。

    同样在中原腹地,与各国交界可以吸引更多人才。

    2、统治支持

    魏文侯是以为贤明的君主,自身有强力的统治能力,又能礼贤下士、心胸开阔。才可以让变法成功。

    3、晋文化影响

    旧晋的文化本身就是兼容的,魏国继承了晋的中心地带,深受晋文化的兼容影响。

    魏国国君在这兼容的文化中才可以不按照旧制度任用旧贵族或者宗族,而是启用贤能的人为官。

    才有在魏国中李悝是法家、子夏是儒家、吴起是兵家,大家能一起合作。

    4、历史的车轮

    当生产力在春秋战国得到很大的发展,旧的奴隶制度已经不满足这个社会了。

    原有的世袭爵位制度,让平民阶层没办法晋升。

    原有的井田制,满足不了剩余生产力。

    历史发展一定会有声音出来呼喊着改变。

    下一篇会讲,战神吴起的魏国之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国3:魏国李悝变法:——战国霸主崛起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ye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