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网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理学宇宙学哲学信手拈来,但我却在现实中一事无成,为什么?
另外一个朋友不像这位这么自信(或者自负),也曾感叹,好像什么都知道,但却没干成什么事儿。
这个问题几乎是成长问题的要害。问题的本质是,知识和成就之间的关系。如果这是我的同学,或者是我的哥们儿问出的问题,我会有下面的语气跟他说。
1. 那是你的错觉
你感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论你的这种感觉有多么强烈。尝试一下,把你所知道的写一篇文章。或者发表半小时的演说,对着空气都行,对着摄像机都太难。一试便知,你究竟知道多少。
自以为知道,这是绝大部分人的通病。比如看一本书,看完了,然后觉得懂了。你尝试复述一下书的内容。在中国,我保证99%的人做这件事儿都会语无伦次。因为中国的学校教育基本就不训练这样的能力。
所以,请先检查一下,你的感觉是不是错觉。按照概率推算,是错觉的概率高于99%。
2.知识和现实是两回事
即便你的感觉是对的。写文章可以洋洋洒洒,下笔万言,讲起话来可以唾沫四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那也跟成事儿没有太大关系。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时候,程秉(程德枢)问诸葛亮:“你喜欢大言不惭,其实未必有真正的学问,恐怕为儒者们耻笑吧?”
孔明回答道:“儒者中有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持正义而厌恶奸邪,其目标是使自己的所为能对自己的时代有大益处,能因之而留名后世。像小人之儒,只会钻研奇技淫巧,专会耍笔头子,年轻时只顾吟诗作赋,年老时只会寻章摘句死钻书本;虽然下笔能洋洋洒洒写出千言万语,其实胸中并无治世经国的策略本领。比如扬雄以擅作文章扬名于世,却去为篡国的奸贼王莽效力,最终跳楼而死(留下身后骂名),这就是所谓小人之儒;(这样的儒者)就算能每天写出万言的文章,又哪里有什么可取之处呢!”程秉(程德枢)听后无言以对。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孔明借着君子、小人这两个概念,把江东的谋士损了一顿。逻辑是犀利的。有知识和在实现世界中能作出明智的判断相差十万八千里,更何况成事儿。诸葛亮在南阳卧龙岗可不仅仅是读书。他种地,所以知道民生疾苦。他遍访许多地方,还做了地形图。这说明他对各行各业、对人情风物、人们的心态等等,都比一般的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