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觉得挺打脸的,毕竟偶尔我也教育过别人,指导过别人,之所以硬着头皮写下去,细想一番,放眼各大公众平台、新媒体文章,我算是很少写干货的人,最主要一个原因我不抄袭,我的生活资历决定了我能教育别人的程度十分有限。所以以上这段用读者的话来说——“郭栩鹏,你又成功地找到洗白的借口。”
但说回正题,有件事我是觉得挺奇怪的,现在很多人喜欢写干货、喜欢分析案例,然后输出看法,这看来没什么问题,毕竟这是互联网的核心之一,但最大的问题在于离婚的、约炮的、一夜情的、遇上渣男的……就连“跳一跳”这款小游戏都有人能有所感悟——人就像弹簧被压的越低,跳的越远;人生没有回头路,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步子太大容易摔的太惨;胆子太小跨不过坎……不少作者能单凭个人之力解剖得头头是道,我十分相信他们并非抄袭,他们只是“致敬”了一些其他作者的文章而已,因此才能做到一个公众号,两三个常驻读者就覆盖了一个人一生中所遇到的未知奇葩问题。
所以以上这段用读者的话来说——“郭栩鹏,你是妒忌了。”
何止,我甚至恨了……
更奇怪的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总是喜欢这样教育别人,偏偏不从事教育行业,你们不妨问问他们的梦想,要么想成为作家、要么想成为有用的人、要么想成为有钱人,都跟教师扯不上关系,或许有人会说,“不是不想成为教师,而是公办学校难进”。但我想说从事幼师该不难吧,幼师行业确实很缺这类人才,缺有文化背景的人才,说到这,估计那波人才肯定摆起一张张嫌弃的脸,嫌弃幼师薪酬低,职位不够酷。
我真的接触过一些人,包括我自己偶尔分享干货,说到底并非真的想分享干货,除了为了迎合潮流,更深层次是享受一种自我催眠。
什么意思?
我混个大大小小的平台,混的时间不长,好歹知道喜欢写心灵鸡汤、分享干货的人,他们分享的动机是为了一种满足感,分享之后自己很容易有种错觉,错认“我分享了”等同“我会了,我成功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买台跑步机,买回家以为就能减肥,办一张健身卡,办了以为就能健身,结果跑步机用来挂衣服,健身卡成了青春的痛……
别看他们分享了干货,好像都懂不少东西,其实大家都是装个逼,所以以上这段用读者的话来说——“郭栩鹏,你这逼也装得不错。”
我轻轻一笑,露出邪恶得意的表情。
更重要一点,干货分享多了容易变成湿货。何为湿货——故意煽动他人情绪的文章,打个比方,之前很流行一句话,“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我凭什么要让着你? ”
放在任何行业任何场景这话感觉都很对,可是换来的后果除了怒怼,再产生不了其他良性的结果。这些句子之所以感觉都很对,核心点在于他们善于包装人性的私心,就像现在打游戏的人比我那个年代的人更理直气壮,以前我打游戏那叫沉迷,现在打游戏都叫竞技。所以被包装过的私心在这躁动的时代变得很受众,再加上我们吃的东西都愈来愈来重口味、雾霾也是如此,如果不来点“暴力”语言,难以戳中人心。
我们总被这样刺激着,却忘记真正的干货不外乎简单直白的一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如今这些话所有人都不爱听了,都旧了,现在大家爱听的句式都类似,“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然后再配上一个后缀“——爱迪生”。
发现这句子这方法很受众,于是这时代比过往多了不少“教育者”,这批“教育者”能够日新月异地推出干货,干货太多、形式太多很自然造成信息洪流,偏偏现在大部分人都不具备筛选能力,一则八卦新闻都能把所有人带偏,更何况一些所谓有共鸣感的文章。所以,难免一大部分人会被信息洪流冲走乃至索性淹没。
因为网络上大部分的新“教育者”真没受过多少教育,我唯一能肯定的是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包括我,也只是大专毕业不是本科,即便我写过不少文章,有些受人追捧,有些上过平台推荐,但不晓得那些话就是正确,幸好我的读者跟其他读者不一样,有些话我说错了,他们会骂我,我跟其他作者也不一样,我会吾日三省吾身……
因此以上这篇文章用读者的话来说——
“郭栩鹏,这马屁拍得不错。”
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