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余罪》作者常书欣的最新力作《反骗案中案》,作品尽管属于悬疑类小说,但是在我的经历中确实感受到了许多骗局,甚至深受其害。就我接触到的实际案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被骗的也绝非我一人。
那是我退休赋闲的2006年,接到一位亲戚的电话。是我的表妹婿,认识,平常来往不多。说是在广西贺州联系到一个工程,人手不足,想请我去帮助管理,具体是财务方面。因为路途遥远,我也没出过这么远的门,自然有些犹豫。但是他的电话很恳切,请我这个大姐务必帮忙。为慎重起见,我给表妹打电话询问,表妹也言之凿凿,声明确有此事,她因为要带孩子上学,不能前去。
我的贺州之行开始了。先到无锡,我的一个侄子在那里工作,请他帮忙买了一张桂林的火车票,且在他那住了一宿。谈及自己去贺州的目的,他提醒一句:会不会是传销?我说估计不会,因为我已经打电话给表妹核实过 ,我是她的亲表姐,不至于骗我。第二天,侄子将我送上火车,傍晚时到达桂林,又转乘长途汽车到达目的地。表妹婿已经在车站等我。
到了他的住地,见到另外两个人 ,一男一女,三个人同租一套房子 ,同属于苏北一个县,女的负责做饭、家务。晚饭后,表妹婿和那位男青年邀我出去散步,我估计要谈工程的事,与他们一起走到一处可以坐下聊天的地方,等他们开口。
没想到被无锡的侄子言中,真的是传销。那地方属于三省交界处,有很多自由组织的所谓零时家庭,都是传销关系。交给所谓某上市公司3·8万元,成为会员,然后拉进一个人提存多少,有一套服装,可要可不要。听他们的口气,很多人都因此发了财,前景不可限量。
我没有表态,心里想的是如何回去,会不会被扣在这里。第二天,我打了电话回去,那个烧饭的女人说:“你们让她打电话,我们这里就不安全了!”我听了心中一凛,此言不善。于是慌称有个在公安局任副局长的亲戚,来时特别关照,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要及时跟家里联系。我如果不跟家里打电话,他会立马带人来找我。
稳定了局面,决定明天返回。晚上来了几个有头面人物陪我吃饭,饭桌上轮流谈说他们的事业前景广阔,举例说明某某几年间成了富翁。我知道他们是在对我洗脑,笑而不语。又住了一宿,决计回家,他们没敢留我,表妹婿替我买了去桂林的汽车票。返回桂林,平安了,玩了一天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隔日乘飞机抵南京禄口机场,儿子已经开车在机场等候。
这次是传销骗,十年后,又经历了一场虚拟货币骗。骗我的人曾经是我的学生,多年不见,无意中在住宅区内碰到,难免闲聊几句。她告诉我在农村信用社工作,这是金融机构,感觉还不错。她在谈吐中提到以后货币会逐渐虚拟化,只有手机里的卡里数字,纸币将会逐渐取消,现在买点虚拟货币,必定领先于其他人,增值空间很大。
我不了解这些事情,她在金融机构工作应该懂得,对她的话坚信不移。她说帮我买一份3500元的**币(名字记不得了),我便同意了。没想到过了几天又发信息约我去招待所某房间,那里有一台电脑,有位工作人员,室内墙壁上略有宣传图片。她说这是又一家虚拟货币公司在我们县设置的办公室,这种比上一个更好,收益大,而且缺钱时可以选择退回,每份两万元。她自己已经买了,建议我也买一份。
考师是不会怀疑自己学生的,况且她懂金融业,自己又买了,我没犹豫,买了一份。买过以后心里不踏实,几次要求退点钱,盯住她不放。 也确实退了两三回,有一万多元。后来她又花5000元买了一块金币,特地到我家拿给我看,说是国家行为,几年后价值翻翻。我拒绝了。
所谓虚拟货币,结果是跨国欺诈,我损失共八千多元。我相信,这位学生的损失比我惨重,鬼迷心窍一般,带着我受骗。我将此事告知我在南京的弟弟听,他说你损失八千多,我损失一万五呢!可见这种欺诈并非一时一地,全国不知多少人被骗。
实际生活中,骗术远不止以上两项,近距离骗情、骗婚,甚至仙人跳也有。一位熟悉的行政官员,级别也可以,曾与辖区内一个年轻女子有染,而且不止一次。岗位变换到其他地方,也就不再来往了。有一天接到该女子电话,说是来到他工作的城市,住某宾馆,希望能见上一面。此君欣然前往,见面后旧情复燃,不想进来一个男子,抓住他要个说法,声称是女子的丈夫。尴尬之余动了心机,放下脸面,打电话给前地方公安局长,来人替他解了围。
金钱至上,必定私欲膨胀,丢弃作为人的道德底线,干起肮脏、低俗的害人勾当,在复杂的社会形态中难以避免。公安部门也管了、抓了,但总是在滋生着。写作此文,因为读了常书欣的小说《反骗案中案》,有感而发,也告诫朋友不要轻信他人,骗子专挑亲友、熟人,善良者,老人惑悠,提高警惕还是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