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李白的自由是“艺术是压抑和苦闷的产物”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

李白的自由是“艺术是压抑和苦闷的产物”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

作者: 九九繁天星 | 来源:发表于2020-02-09 14:00 被阅读0次

    李白斗酒诗百篇

    每一个中国人小时候都背李白,从“床前明月光”开始,唐诗的种子便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生根发芽。李白诗歌口口相传、家喻户晓,为什么能千年不陨呢?

    李白诗歌展现了另一种自由的世界:精神的自由、想象的自由、个性的自由。在我们印象里,李白总是一副左手握剑,右手持酒的自由的游侠形象。

    李白一生中有三件事:求仙、任侠、干谒。然而这三件事没有一件做得出色。他曾追求功名,但不畏权贵,终生未得官场。辗转千门敲门不开,人生处处喧嚣,又处处寂寞。他说自己“蹉跎十年”。然而这十年中却是他毕生诗作的顶峰之年,诞生了十几首顶峰之作,无人能及。他曾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遥寄卢侍御虚州》)。李白寄身于自然,寄情于诗歌,徘徊于自然的神性与碌碌功名。官场的失意让他间接获得了人身的自由,徜徉于鬼斧神工的大自然。

    “艺术是压抑和苦闷的产物”。渴望建功立业的热情与报国无门的现实、率性认真的个性与尔虞我诈的官场是李白自身矛盾的焦点。矛盾与压抑意味着能量的积蓄,压抑越久,能量在某个开关的触发下喷发便愈强烈。这个开关便是奇诡自由的想象。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李白的梦中,天姥连天,势拔五岳;明月照影,渌水荡漾。登青云,见海日,闻龙吟,探深林,李白以烟云为笔,想象为墨,创造了一个雄伟壮丽、神妙虚幻、缤纷多彩的艺术境界。我第一次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就被诗中天姥山恢宏的气势震撼。天姥山本是一普通山脉,但李白始终不忘毕生使命—“求仙”。带着对前人和神仙的敬仰与对权贵地不屑,李白踏上梦中的天姥山,遨游于神话与现实的幻与灭,在诗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

    “想象”,与我们的人生经历、眼界、思维方式有着密切联系,是一种基于现实并且将现实美化的产物。我们每个人都会想象,但是由于眼界的不同,想象的境界也不尽相同。我认为有两种方式可以开拓一个人的眼界:阅读与实践。李白求仙,因此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不断寻找大自然的真谛;李白任侠,因此性格中多了几分潇洒自如;李白干谒,因此他肯定饱读诗书。游历与书籍锻造了李白的仙气、侠气和文气,独特的眼界与想象力成就了他非凡的诗歌。“天”“月”“云”是李白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而这些意象分别有着广阔自由、孤寂美丽、变幻莫测的内涵,诗人李白的想象也如天、云一般,恣意磅礴,奇兀高远。在李白的眼中,大自然、宇宙和深不可测的人类灵魂充满神性。

    在心情郁结的时候读李白诗,常常会被诗歌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气质所感动。虽然李白在政治上十分苦闷,但他本人有道家的洒脱乐观,即使现实如炼狱般残酷,但他的诗中流露出对生活、自由的热爱与对权贵、烦恼的无畏。他的心,有塞外胡人的洒脱,亦有江南四月的柔情。李白重友情,爱品酒,生存艰辛却仍然向往审美,他的精神一向自由。而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会被某些事情束缚手脚,不能与世界、与自己和解。

    李白是真的很狂妄。可这种狂妄也是大唐默许的。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朝代,可以容下各民族的各种文化,当然容得下李白这类异类狂人。开明开放的时代造就了盛唐的文化气度,使唐朝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诗人。李白等诗人也为中国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白的个性天性、大唐的经久气度激发着他的滚滚灵感。现实与理想充满矛盾的李白,是最真实最有个性的李白。矛盾交织的他,“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唐风过处,谁人不知那个豪迈自信,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他;谁人不晓,那个觅月寻影,低吟“长相思,在长安”的李白。

    耿直、潇洒、狂傲的李白诗,被历代人品读、欣赏、传唱。今天的我们读李白诗歌,仿佛仍然能看见一个自由热血的生命在迸发喷薄,屹立天地间,千万年不灭,千万年不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白的自由是“艺术是压抑和苦闷的产物” ——读《唐诗三百首》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gg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