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透生死》
雪漠著
广义来说,一本好书可以是善知识,令你有所感悟的也可以是善知识。但我们这里说的善知识,则特指为你点亮心灯的人。假如你找不到明师,光是看经书、大德传记,或是持咒观想,倒也可以,但意义不大。
一来因为画饼难以充饥,画上的烛光,无法照破你心灵的黑暗,更无法告诉你正确的觉受;二来要是没有传承的“线路”和“电流”,灯泡就不可能发亮。
所有的知识,包括你道听途说的一些法门,都是为了指导修行;没有修行,就无法变成你的生活方式,那么所有的知识都没有意义。找到你生命中的善知识,你才能求得自己最为对机的妙法,才能开始修行。所以,真正的修炼,应该从寻找善知识开始。
怎么样才能找到你生命中的善知识呢?你要多处参访,择其善者而从之。所谓“善者”,便是能叫你更明白、更慈悲、更清凉者。但你不要受那外现的蒙骗。海沉香贵比黄金,但在愚夫眼里,跟烧柴一样。密勒日巴在愚夫眼中,也是个精着身子的穷老汉。就是说,你不要去管他的世俗身份是画家、作家,还是乞丐、农民工,只要能让你明白,他就是你的上师。世俗的身份并不重要。
当然,你还必须对他有信心。信心就是“资粮”,它是你修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东西。真正的资粮,就是对上师拥有无上的信心,破除我执,达到用生命供养也无悔的程度,做到荣辱由师尊,死亦不退心。
就是说,连死亡都不无法使你的信心退转。而且你的这种信,必须要体现在行为上,不仅仅是做意。
当然了,在寻找善知识的时候,切忌心急,一定要好好观察对方,选择证得究竟成就的善知识。如何观察呢?
你要看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你是更善良、更明白、更慈悲、更向上呢,还是堕落破戒、欲望加重?
还有一种方法是,你可以观察他的行为,看他行为中是利众,还是自私?也可以观察他身边的人,看看他们是向上、明白了,还是向下滑,变得越来越贪婪、无知?如果是后者的话,就要毫不犹豫地离开他,不要在他身边逗留,不要让他用他那些充满了欲望的东西来污染你的心灵。记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你实在观察不到对方的情况,那么就不要轻易拜师,宁可耐心等待更为恰当的机缘,也不要皈依一个骗子。
假如你找到了一个能令你清凉向上的明师,就要放下所有疑虑,净信他,当你心中对他产生猜疑或者别的什么不好的想法时,要忏悔,然后仍然净信他。
当你对他有大信心的时候,多有殊胜的见地或是觉受生起,那么你就会知道,他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位导师。在此之前,你可以积极积累资粮,时时自省,深入经藏,等待殊胜因缘。
作家雪漠: xuemockh196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