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和无嗔下山后牵了两头农户的骡子,骑着走了大半天才寻到村镇市集换了一辆马车。苏秦没学过骑马,骑骡子也是十分勉强,无嗔看起来大大咧咧实则极细心,妥当的布置了马车便自觉当起了赶车的马夫。
苏秦挑开帘子看车外,这地方虽山清水秀颇为怡人,但看多了也觉得无聊,索性闷在车里发呆。反而无嗔这会儿又话多起来,有一搭没一搭的与苏秦说话。苏秦本来懒得应,但想到接下来的一段路程都是和这位师兄一起,在青城山这一月他也确实对自己颇照顾,自己不知道还要在这儿呆多久,有个互相关照的朋友总是好的。
眼看天光就要擦黑,听六空道人的意思如今世道将乱,夜间行路不安全,无嗔停了马车自将马牵去饮水,又在溪流中捕了两尾鱼。
苏秦坐在一块石头上打量周遭环境,小溪,树林,篝火,马车,烤鱼的师兄,倒真像电视里主角露宿的情景。
苏秦看着面前两条鱼慢慢发出滋滋的响声,鱼香味已淡淡散发出来,无嗔示意苏秦接过烤鱼,从怀中摸出一袋东西,打开是粉末状的,洒在鱼上,应是佐料。
“小师妹,快尝尝你师兄我的手艺!”
修仙之人常常辟谷,来这儿一个月苏秦也就只吃过几顿杂粮,有时去山间就顺道摘些果子。来这个世界适应最快的怕就是这具身体了。
苏秦尝了尝,小溪的鱼确实挺鲜,但没用料酒处理还是有些腥,只能将就,看着无嗔倒是吃的挺香。
苏秦嘀咕了一声:“要是有孜然就好了。”
无嗔露出期待的眼神,思绪明显飘远了。“我听外门云师兄说锦州城以美食著称,他曾遍游天下,见多识广,说的定然不错。等我们到了你家,先去吃个痛快再走!”
篝火是无嗔施法生的,能燃到天明。苏秦睡在马车里,无嗔则在树上挑了个最结实的树枝。
苏秦在马车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六空道人让她回去省亲,可她已不是原来的苏秦了,又去省哪门子亲。
说也奇怪,原来的苏秦六岁被六空道人带上青城山,学艺十一年,却只来过几封家书,未回家探亲,也无人过来看她。无嗔虽然也没人来看,但听说他是已经父母双亡被六空道人收养的,自然与苏秦性质不一样。哪个父母能这么放心把孩子送去修仙还全然不牵挂的,也是奇了。
“睡不着?”头顶传来无嗔的声音。
“嗯。”苏秦应了一声,这师兄莫不是有透视眼,转而却问:“师兄,你说这林子里会不会有吃人的精怪?”
“小师妹是在害怕?无妨,我设了结界。况且我们现在还在青城山范围,一般精怪不敢作祟。”
那还好,至少今天死不了。
虽然在这儿死了说不定能穿回去,但苏秦暂时还不敢冒这个险。
果然一夜安全,马车睡得不舒坦,苏秦被林子里的鸟叫声吵醒,去溪边洗了把脸,回来见无嗔还在树上睡着。东方的鱼肚白渐渐露出来,现在是九月,苏秦估摸着这会儿应是早晨六七点的样子。古代没有手表忒不方便,野外没个打更的,计时全靠看日头。
无嗔还在树枝上横卧着未醒,林中地势也看不了日出,苏秦闲着无事便想着在附近转转。早晨露水重,看着有些水汽蒙蒙的,又想起青城山确是个精怪修行的好地方,说不得其中就藏了些山中小妖。
苏秦一眼便瞧见前面有棵枣树,也就十多米的距离,想来应该还在无嗔施的结界范围内。地上长了许多脚踝高的杂草,露水沾得苏秦裙角有些湿。这棵枣树不高,伸手刚好能够着树桠,长势也喜人,结的枣子个大又红,定然是甜的。
苏秦难得心情好起来,觉得像在农家乐秋游。边将摘下的枣子揣进裙兜,边打量着枣树,却总觉得这树叶比一般枣树要大些。苏秦正握住一颗枣子想摘,蓦然觉得手中什么东西动了一下,刚刚明明使了力,却没将其摘下。再一愣神,就忽见那棵枣子消失了,后背似有什么东西蹭着自己的领子,还未来得及转头,面前便出现个萝卜个头的小娃娃。
苏秦心中赫了一跳,怕是遇到小妖怪了。
面前的小娃娃只有萝卜高,人形倒是修出来了,五六岁孩子的模样,脸庞红扑扑的,眉心还有一红点。小妖怪两手扶正向苏秦作了个揖,声音稚嫩,“小妖见过仙人。”
看样子应是靠青城山灵气修炼的精怪,无害。
苏秦点点头,拢了拢裙兜中的枣子,觉得小妖怪叫的这声仙人倒十分受用,“你怎的变作枣子挂在树上?”
“回仙人,我修成人形不久难以维持,若仍原形歇在地上容易被走兽吞了,却不想挂在树上被仙人误摘。”
苏秦听得脑门黑线,这话听起来像在说我学艺不精看不清。
苏秦作正色道,“草木修行不易,你谨慎些是应当的。”
“仙人是要去人世修行?”
“是啊。”
“仙人是从青城山下来的?”
“恩。”
“仙人给我赐个名字可好?”
苏秦瞪了瞪眼睛,起名字?
“小妖之前是林中一颗树藤,勉强修行了六十年化作人形,今日得遇青城山仙人,求仙人赐名,等人形再长大些,我也去人间行走!”
苏秦想想觉得起个名也无甚影响,眼前这小妖精眉目清明,看起来并非恶类,便道“我虽还未飞升成仙,不过若你不嫌弃,便叫青木吧。”书上说草木修行最难,百年成人都算快,六十年就能幻成人形想来也是有灵气的。
树藤妖听了面色庄重向苏秦行了一记跪拜礼,“多谢仙人。”起身后脸上又是一片孩童的单纯无害,向苏秦问道:“仙人是想摘枣子?”
苏秦笑了笑,算是答了。
只见树藤妖站上树枝,用力一跺,大半棵树的枣子都齐刷刷落了下来。
苏秦先是惊讶,回过神又有些哭笑不得。本来是想尝尝鲜,这下这么多枣子怕是走到成都都吃不完。
树藤妖又变出个藤筐,地上的枣子又全自动飞了进去。
“今日多谢仙人赐名,小妖在此修行,等仙人归来时再迎接。”说完树藤妖便化作一阵轻烟消失,想来大概去找其他树挂着了。
苏秦把枣筐慢慢挪回马车边,拿起来吃了一口,确实甜。
还好穿越来遇到的第一个妖精不是吃人的,算走运。
瞧着太阳已经冒出头,无嗔应该也快醒了。青城山每日都有早课,晨钟大约就是这个时辰。
无嗔醒来篝火已经熄了,瞧着苏秦面前的一筐枣吃了一惊,跟苏秦打趣:“小师妹,你是打算摘枣带去城里卖么?咱不缺钱。”
苏秦抬头瞧了他一眼,“那你路上可别吃。”
无嗔哈哈笑着跃下树,将枣筐搬上马车。
两人修整好赶车上路,苏秦记得成都到青城山大概六十多公里,以前坐过城际列车用了二三十分钟,这下骡子加马车走了近两日。
越近锦州城,官道上行人愈多,也没什么流民,看来人世政权暂时还算稳定。
因为离家太久,苏秦凭着记忆已是想不起苏家在哪儿,引路符是指引姑苏那件法器的,发挥不了用处。所幸苏家在锦州无人不知,一问便得了方向,二人牵了马车继续望城中西南方向去。
入外城时苏秦就觉得热闹,没成想内城坊市众多,行人络绎不绝,比外城更热闹十倍不止。在山上冷清了一个月,苏秦终于感到了些烟火气息,独属于人间的生活味道。
无嗔头一回下山,十七岁的少年虽然在青城山修行,但终究心性未泯,眼里瞧着什么都新鲜,苏秦也头一回来古代逛街,倒是比现代那些商场热闹有人情味多了。听着路上往来的口音也是苏秦熟悉的,苏秦竟恍惚有些回家的感觉。
无嗔满足于街头小吃,苏秦吃了些觉得实在撑不下了,便带着他进了间茶楼听书。刚过申时,反正苏家那些亲戚她其实一个也不熟,晚些回去也没什么,反倒多落些自在。
两人在城中慢慢溜达,直到天光擦黑才寻到苏府。这个时代实行宵禁,是以白天有多热闹,天黑后就更觉冷清,到苏家这条街巷时已基本没什么行人了。
苏秦的曾祖是本朝开国宰辅,虽未留下世袭荫封,但族中在朝为官或经商的人才百年间也是出了好些个,到她父亲苏辄这一代,苏秦的大伯继承了定京苏氏本家的家主,苏辙无意从政,领着妻儿几个分家来了锦州接手粮食和药石生意。锦州苏家人口简单,苏秦只上有一位大哥。
苏秦想着反正原主从没回过家,家人对她定然也极不熟悉,反倒没什么怕的。从巷口拐出来便望见一座府邸,只奇怪的是,府宅门口挂了两只白灯笼,写着奠字。苏秦和无嗔对视了一眼,走近些确认了门前挂着的匾额确实是“苏宅”。
瞧见有人近门,立时便有一个门童下阶来拦,“我家近日白事,烦请二位客改日再来。不知您二位名号,我好报我家主人让他知晓,日后登门致歉。”
无嗔问,“不知府上仙逝的是?”
门童又毕恭毕敬答:“我家老主人。”
老主人?想必是苏秦双亲中的哪一位过世了。虽然心里没什么波澜,但想来自己死了爹娘,总不能什么反应都没有。就也红了眼睛,从脖子上扯下苏秦一直带着的一块玉佩递给门童。
那门童疑惑着接过,一看玉上赫然刻着秦秦二字,当即跪倒在苏秦面前,“小……小姐?!”
苏秦也眼里噙着泪,似悲痛欲绝般。无嗔忙过来扶着她,亦露出伤怀神色。
一番折腾,立时就有其他人过来牵走马车,将苏秦二人引去内厅,府中下人自然又是戚戚哭了一路。
苏秦正在心里暗暗打算如何应付苏家人,便已到了内厅,苏秦望前一看,上首坐着一个约莫三十岁年纪的男人,面容憔悴,但还不至于形容枯槁。待苏秦看清这人的面容五官,却是愕然的说不出话,眼泪已是真正的滚落下来。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