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内使用香薰产品(香薰机,无火香薰,香薰炉/灯,香薰蜡烛等)的人群这么少?
下面排名第一的答案里,有一条我看了后思索良久,简意是说中国人相对于外国人来说没有用香的习惯。
真的吗?
我只能说你没有明鉴历史的存在。
其实不仅仅是她,还有很多人都认为,香薰是外国人的专利,外国人才懂浪漫、知品质、会生活(而非生存),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1.中国人的用香习惯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此处的用香习惯是指用于生活的,还不是指用于祭祀,用于祭祀的时间就更早了),发展至今,早已形成属于中国独特的香道,或者说香文化,香品与香具不胜枚举。
2.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清晨给祖宗神明点香,已是礼教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3.从儒家的“养性论”发展出的“香气养性”,时至今日,焚香都是文人雅士品茗、谈笑的必备品之一。
4.香,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是崇高精神世界的象征,它是连通神明的媒介,在国外,它的承载方式更多的是蜡烛,在国内,它的承载方式更多的是香油灯或线香等。
先秦时期
既有文人墨客佩戴香囊的习惯
战国时期
出现了至今闻名、做工精美的博山炉
汉代
生活熏香开始风行,熏衣熏被、居室熏香、宴饮熏香……汉武帝时期,臣子们上朝会佩戴香囊,口含香料,外国使臣以香料进贡
唐代
香料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绝大多数香料已成为常用或重要的中药材,且焚香被规定为礼制项之一,皇室甚至会用上好的香木做睡床和桌几,用香料涂抹楼阁殿柱。
曾有童谣:欢做沉香水,侬作博山炉
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白居易有诗云:焚香冥坐晚窗深
为什么现代用香的国人那么少?
用香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便直接决定了上层建筑,中国的香文化发展也遵循着这样的原则,用香在一开始也是皇室权贵们的专属,到了隋唐时期,用香才惠及到几乎每一个百姓。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之间,中国的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吃不饱饭的“粮食关”,一味追求赶超而错误引导出的“大跃进”……等等一系列的国情便是两三代人的生活,这些生活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本身,还有其本质,一切高端的、品质的东西似乎都为了生活让道,生存才是那几代人唯一追求的东西。
到了现代,我国国力不断雄厚,沉睡的雄狮渐渐苏醒,那些沉睡在血脉里的基因也慢慢复苏,中国的用香的盛世正悄然来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