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在万众期盼中,终于再次开播了。2021年的11期典籍解读,至今还在脑海中回荡,《尚书》中护书人的坚守,《道德经》中悟彻大道的喜悦,《史记》中编纂人的精神,《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的执著,一幕幕,一篇篇在激动沸腾的情绪中,在涤荡心灵的感悟中一次次触动了我。
一直期待着第二季的开播,无数次翻阅央视网站,查询何时第二季开播,还会解读哪些典籍?盼望着,盼望着,第二季终于来了。还是熟悉的舞台布置,还是那动人的音效,节目结构和风格保留了第一季的模样,既熟悉又期待,本期解读的是《永乐大典》,模糊的听过这个词,但恕我孤陋寡闻,才疏学浅,并不清楚这是怎样一种书,看罢,为这部书成书之艰辛,传承之艰难,心痛不已。此书历时五年,参与编纂者超过三千人,全书约3.7亿字,共11095册,是手工一笔一画抄录完成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大百科全书,“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开卷而古今之事可一览无余”。但从1408年成书至今,此书历经劫难,受制于技术因素,也受制于国运,遗散的只剩下了200多册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还有百余册遗落在世界各地,日本、英国、德国、美国、越南、韩国都有遗存。
一部大百科全书,囊括历代古籍22887册,仅如何成书就费劲心思,最终开创了“因韵而考字,因字以系事”的体例。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创造,也仅仅在中国才能有这样的体例。在没有了解到这个之前,我的认知中知道的有百科全书性质的是“牛津通识读本”,作为一个中国人,竟然不知道国家有此国宝,深感羞愧。
一部旷世奇作需要举国之力来完成,也只有中国可以做得到,我们就善于举国之力完成壮举。过去是,现在也是。可悲可叹的是,康熙年间,永乐大典的存书尚有9000多册,在经历了民族浩劫后,竞残存百分之三了。那时候,没有影印技术,只能誊抄,现今,技术发展到如此程度,有更多手段能保存好藏书。国运也是及其重要的,没有太平盛世,没法成此巨著,没有强大的能力,保护不好这旷世杰作。如今,永乐大典正本成迷,副本散佚,我坚信,随着民族复兴伟业的推进,终有一天,将会迎来永乐大典的大团圆。
看了古人修书之难,做学问之执著,对照自己,真是愧对先人。我常感书籍浩如烟海,没空读,也读不完,读了也没留下多少。仅仅是读书而已,能有多大困难,人家都写好了,让你读都读不好吗?作为华夏子孙,有义务传承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典籍,读起来,这是可以做到的。
恰巧,今天看到我们当代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的巨著《复兴文库》即将出版,该书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记述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求索、百折不挠的历史足迹。期待共览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