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实属不易,真心的想为孩子好,可好的方式不正确,最后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无辜的伤害,对他今后的成长也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阴影。
早晨的时间本来短暂,儿子穿衣,洗漱,吃饭加上做事情不用心,很容易入园迟到。做为父母,真心的希望孩子能够不挑食,好好吃饭,将来有个健硕的体魄,可总会事与愿违,一碗小米粥要吃上二十几分钟,然后还要把粥里的海参挑出放在桌子上。看着儿子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习惯,真是火气冲天,很难控制当时的情绪。便开始对儿子一系列的怨语,责备,批评,指点甚至威胁,并且加上冷眼相对。就在开车送上学的路上短短几分钟还在训斥“如果明天在规定的时间完不成任务就不送园里,锁在家里的小房间一天,不给吃喝,反思一天。”就这样一个早上,儿子在一个灰暗的环境下度过了,当然心情看上去闷闷不乐。
在下车送他去园的路上,没有像往常那样欢快的神态,愁眉苦脸,离开那一瞬间,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再见”,在离进园十几米的路程,我止步后,站在那里望着他,在这十几米的路程,儿子回头看了我两次,那个眼神充满的是我从没有看见过的复杂,当时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又是个什么心理状态,对我是恨?是怨?是不理解?还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无法分辨。然后也没有了往日对保安叔叔,迎园的老师像小鸟一样欢快的打着招呼。
我忽然意识到,这个早晨对儿子造成的伤害是如此之大。完全是对一个健康、阳光的心灵一番无情的摧残。想到这一点,这一天对自己充满了无限的自责与悔恨,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糟糕的举止,为什么不能够冷静下来,换一个方式去教育。
我决定晚上下班回去后,坐在他旁边,给儿子道个歉,真诚的给他讲一讲我不对的行为和方式,以后爸爸会注意,不在轻易发脾气,希望儿子能够理解。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绝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有自己的习惯,性格,成长路径,在这个路程中他可能会走歪,这时候我们只需要伸出手给他扶正就好。我们喜欢孩子这种行为,不喜欢孩子那种行为,也并不代表我们就是正确的,孩子就是错误的,只要最后的结果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承担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