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央行政策,国际经济发展需求,部分特定品种的生产国供给情况,全球整体安全局势,重要物流通道,原油价格走势等都不同程度制约着大宗商品价格。
北京时间16日凌晨,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1.50%-1.75%区间,加息幅度为1994年以来最大。据悉,若欧洲央行如期在今年7月上调利率25个基点,这将是其十年来的首次加息。今年来已有超二十多个国家央行加息超过六十次,以应对愈演愈烈的全球性通货膨胀。
理论上讲,加息货币紧缩会让市场缺乏流动性,加息是利空大宗的。透过历次加息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我们不难发现加息利空的滞后性。加息是因为应对通胀,通胀逾严重,大宗商品价格攀升逾明显,待到加息接近尾声,大宗商品价格才会自高点拐头向下。
大笔的长期负债以及短期投机都会在加息影响下受抑制,一些无法长期持有的商品是会受抑制的。但投资收益率大于利率的投资是不会受加息抑制的,像稀土等PPI的上游稀缺资源,再加息,利率也高不过卖芯片的利润率。加息举措反而会倒逼更多其他领域的钱回流到PPI上游资源品上。
受全球气候不稳定因素影响,天灾,人祸,战争因素叠加等,今年农产品大宗的价格将会持续维持高位,很难下来。
分享点亮生活,欢迎加关注,感谢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