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其实在看这本书开始,就已经通过不同的渠道,听到了同样的一句话:你要为自己的人生付上100%的责任。而在读到书上说的自律问题时,也总是让我想起了这句话,自己之所以不够自律,全然是出于自己并没有对自己负上全责,是个想先吃糖,后吃苦的人。正正是因为这样,反而令自己更为痛苦,因为问题依然存在,无法解决,我想这也是自己认为2017过的不满意的答案所在。
我总是逃避痛苦而优先选择更为容易的事,那些很简单却不能帮助自己成长的事。
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
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自觉地做了标记,直到现在动笔写感受时才发现,哦,原来我连这句话也做了标记呀~小时候的一些伤痛终究会影响至今呐,我的小时候是最讨厌暑假或是寒假快结束的那段日子的,因为爸爸会逼问你这个假期有没有学习,而我是习惯于在长假的一开始把作业做完就去玩的人,结果每到假期结束便会挨一顿打,后来长大的自己觉得,我爸大概是把他的工作压力发泄在我身上了吧。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
一旦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之后,她自然就意识到了自己时间的宝贵,必须合理有序地进行安排。
另外一个自己的自律能力差的重要原因我想是自身对自己的价值认可低。一直以来,其实小时候的我并不认为自己很重要,特别是在你一直有一个比较对象的时候:“你看你哥哥做得多好”,“你看看隔壁的小孩考了多少分”,因此自己也慢慢地变得不自信,无论有多努力,永远有比你做得好的人。
但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不代表自己便是这样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完美的存在,我是值得一切美好的,我是有价值的。
Everything is perfect.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3884/72f87440b699e9db.png)
尽管这个案例与自身实际很不一样,但却让我反思到自己的另一个问题,害怕与权威人士接触,聊天,甚至是提意见,或是在很多事情上无想法等等。
这其实源自于父亲,小时候接触到的第一个权威,必然是自己的父母,而爸爸更是权威中心的所在,还记得小时候我还是会鼓起勇气去说自己的想法,我想要学习音乐,学电子琴,甚至是后面参加学校的文艺队等等,可是很多时候都是被否定,渐渐地也就导致了现在自己害怕于与上司接触与表达自己意愿的情况发生,也渐渐变得没有主见,可是也庆幸自己有开始不去依照他们所说的去一直生活。
什么是无条件而又有理智的爱呢?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在这里,我所说的“无条件和有理智的爱”
当我再次看到在书的最先几页里所提到的这句话时,忽然有了释然。我一直相信父母是爱我的,不管他们是否责打过我,都是为我好。但是他们却因为他们的原生家庭以及成长经历而这样错误地对待自己,我选择放下,尽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终究是看到了。
谢谢你,我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