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文学课》这本书,里面分析了《红楼梦》的创作动,让我更加能够感受到文学对于我们国家的重要性。
《西南联大文学课》这本书中收录了朱自清、游国恩、罗庸、萧涤非、闻一多、浦江清等六位先生的文章,涵盖朝代更替与文学古今之变的关系等重要的文学话题。
书中分别从先秦的文学到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至五代文字、宋元文学五个部分。作者及其思想层层罗列、细细分析,通过文学来展现西南联大包容、高质量、重基础的通识教育。
屈原是古今没有第二个是诗人能被人民热爱。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陶渊明歌颂过农村,农民不要他,李太白歌颂过酒肆,小市民不要他,因为他们既不属于人民,也不是为着人民的。杜甫是真心为着人民的,然而人民听不懂他的话。
屈原的的《离骚》是一篇和秦始皇命博士所唱的《仙真人诗》一样的歌舞剧。虽则他可能是在宫廷中演出的,但屈原的《离骚》唤醒了楚国人民的反抗情绪。他虽没写人民的生活,诉人民的痛苦,然而实质的等于领导了一次人民革命,替人民报了一次仇。匹夫匹妇的作风,不正是人民革命的方式吗?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详细扎实,是一套很适合收藏的经典,平时作为文学欣赏也不错。
回顾当时的时代背景,西南联大在那个复杂动乱的年代,还坚持把文学课当做是通识课来上,就说明了传统文化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有多重要。
我们都是中国人,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要想走得更远,就不能忘记让我们存在的根。
《西南联大文学课》是《西南联大通识课》的其中一册,除此以外,还有《西南联大哲学课》,《西南联大国史课》,《西南联大国学课》,《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诗词课》等。这七册书都是值得珍藏版。
中华文明能在历史长河中延续几千年。国家有边界,民族有不同文化,而中华文明能不断把其他民族的文化融合进来,以汉字的形式不断延续,文字能够表达出一切可流传的东西,此所以朝代变迁,只要所有人写汉字看汉字的书说汉语,无论发生什么,我们的文化基因没有受到影响。
我们对于汉族的认同不变,我们的凝聚力因为文化变得更强。了解的历史,明白的文化,我相信一定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