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里的中华史
——读《岳南大中华史》
文/苇眉儿
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叫《中国考古大会》,很受观众的喜爱,我也是其中一员。岳南的新书《岳南大中华史》则让我切切实实过了一把“考古”瘾,原来考古中的中华史,那么丰富生动,那么鲜活立体。这些惊心动魄的考古重大发现,一定会重建读者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认知构架。
这是中华百万年人类史。
这是中华一万年文化史。
这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众所周知,考古是表示古代遗存中所观察到的共同体,是根据古代的遗址、遗物以及文献研究古代历史。岳南采用如电视中多幕剧的形式,一集集介绍、描述,从人类的起源猿人开始考证、勘察、研究,历经智人——人——创造文化的人——创造文明的人——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民国,这样一条线贯穿下来,展示不同朝代、年份的文明文化,还有独属于他们的故事。通过12个著名的考古遗址,如:“北京人”头骨,仰韶彩陶,殷墟甲骨文,银雀山汉简,曾侯乙墓……来一一见证中华史,证实中国历史上曾经的强盛与辉煌。在我看来,《岳南大中华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作者岳南将历史与考古新发现自然地融入文学之中。书中用大量考古资料、以及栩栩如生的人事景物,古今中外,错综交织,颠覆了大众以往固有的、传统的认知,在还原史实的基础上重建全新知识范畴认知。
简单一句话:考古物证,史料古籍,挖掘故事,三者整齐划一融为一体,融会贯通互相渗透。
有人说,《南渡北归》是岳南的标签,因为凭借这本书岳南持续火了十年,并荣登作家富豪榜排第十七位,据说其版税收入好像是185万元。岳南新近推出的《岳南大中华史》,又一次引发了读者新一轮的考古热。
其实,岳南并不是考古家,有人这样描述他,“在考古领域,没有人比岳南更会讲故事;在文学领域,没有人比岳南更懂考古学”。从北京猿人到南越王墓再到清东陵,12场考古大发现,岳南采访了无数人,发掘出即将失传将要湮灭的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不懂之处随时请教考古专家。每一处考古遗址,每一件遗物,都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文化史结合串联、融会贯通在一起,一个个鲜活历史故事的背后,翔实记录了各大考古的发现与探索,追溯并梳理清晰有关遗址遗物的历史文明与文化,多角度、多侧面向读者展示了那个年代中整体恢弘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等表现与状态。这些来自中原地区之外的文明遗址中的文明与文化,惊艳了世人。
网上有个统计,《岳南大中华史》自2021年11月出版上市以来,一直稳居当当历史类新书榜前列,足见此书的价值与影响力。
当然,书中关于宋啊元啊等的朝代,并没有过多涉及,想来应该是没有挖掘全面和详尽的有代表性的合适的遗址与遗物来表现其文化、文明吧。但反过来一想,这又何尝不是岳南构思的高明之处,他接下来可以从这个方向和角度推出又一新作。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期待佳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