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洛水之阳

洛水之阳

作者: 行走的中国 | 来源:发表于2023-04-26 22:39 被阅读0次

                      洛水之阳

    2015年9月12号,我们一家从驻马店返程的路线早已经规划好了,不走回头路,也就是在向驻马店以北大约60公里的地方,有宁洛高速的接入,这样返回的时候,我们要看看六朝神都洛阳。

  中午时分,依依惜别了孩子,她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我们这里读书是十五六个年头,从来没有离开过一天家,大概对读书时代有点厌倦,所以对未来小有期待,可是,在我们即将离开她的时候,没有一丝留恋的情愫,也没有一丝忧伤,我们想象中的难舍离,没有展现。

    这样也好,我们也不用担心她过度的想家,毕竟她又在这里又要奋斗几年。于是,我们告别了孩子,左叮咛右吩咐,在生活、学习当中要注意什么,要和老师、同学处好关系,安排妥当之后,我们毅然决然准备返程。

    按照计划,车出校园,沿原路行驶,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已经显示,过遂平县、过西平县前方就是宁洛高速G36的接入点,仔细观察,然后向左拐上了宁洛高速。此后一直向西北方向前行,在中原大地,任意驰骋,何等快哉?这是我从来没有踏足过的地方,中原大地的夏末秋初是如此的宁静,但是天气还是非常的闷热,此时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过平顶山市、过汝州市,然后再向前行驶,终于在黄昏时到达了洛阳境内。进入洛阳市区,我们就直奔龙门石窟,因为还能来得及买最晚的票,还有几分钟时间,卖票窗口即将关闭,工作人员问我们能看完吗,我们说能。

    于是,我们买了最晚的票,全家三口进去参观了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随着人流快速地参观完了伊河两岸的石刻造像,就赶紧往回走,在灯火辉煌的夜晚找了一家酒店休息。还没顾上欣赏神都夜景,就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感受到了咄咄逼人的人文气息混合着现代都市的流光溢彩,使人窒息。

    洛阳居天下之中,处九州腹地,洛水之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累积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转,洛阳是一千四百年前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先后作过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的都城,辉煌五百年。北宋是以洛阳为西京,其城址是在隋唐洛阳城旧址上改扩建而来的,基本格局没有多大变化,特别是隋唐至北宋时期,洛阳城“南直伊阙,北依邙山”都城轴线的位置和建筑秩序并未发生改变。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创作的与洛阳有关的名篇佳作频出,名句不断,不仅脍炙人口,更是引人入胜。其中不乏有心动一座城,遇见一个节日,就诞生了千古名句的: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华灯错落,街道深处灯光璀璨,犹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这是写洛阳城元宵之夜的盛况,彻夜灯火辉煌,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氛围,一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元宵图跃然纸上。因为武则天当时是在洛阳,所以把洛阳称为神都。的的确确洛阳作为一座古都,历史之悠久、古代都城建造不亚于长安,所谓的天下之中指的就是洛阳,丝绸之路是有两个中心的,一个是长安,另一个是东都洛阳,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就是洛阳,在唐宋时代非常繁华。宋代欧阳修还写了一篇关于牡丹花的专著叫《洛阳牡丹记》,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牡丹的学术著作,在宋代洛阳牡丹甲天下,所以洛阳这座城市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在唐宋那个时代为那个王朝所做出的贡献,都是无可比肩的。

    人们可以因为一首诗爱上一座城,然后那些诗人可能因为一座城写下一首诗,然后让后来的人因为这首诗又爱上这座城。《岳阳楼记》让我们领略了“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巴陵胜状;《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南昌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直勾引着我念念不忘“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黄鹤楼》里尽管“黄鹤一去不复返”,我们还是愿意去武汉三镇看看,“晴川历历的汉阳树”和那“芳草萋萋的鹦鹉洲”。

    洛阳四季皆有情,繁花似锦的春天能勾起思念故乡的折柳之情。《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在唐代,洛阳被称为东都,是繁华的大城市,无数文人墨客同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年,李白客居洛城,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夜里,正准备休息了,忽然,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邑的大街小巷,吹奏的是离情别绪的《折杨柳》,哪个人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

    还有《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迷蒙的细雨连夜洒遍吴地的江天,清晨送走你,你孤独的面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朋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应该先从梓洲出发,走水路沿涪水,一直到渝州,也就是重庆进入长江,然后到夔州,再从长江一路顺流东下来到湖北的荆州,然后再改线路由南往北到湖北襄阳、南阳,再从水路改陆路,一路往北。但历史是事与愿违的,虽然第一时间最想回到的是故乡洛阳,但他后来终其一生其实并没有实现这个回家的愿望。

    好多“洛飘”寄居洛阳,思乡是最伤感的,其中《秋思》 勾起了唐代张籍的思乡之情,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在唐代,为了寻找发展的机会,许多人成了“洛漂”来到东都,张籍就是其中之一。那年,他客居洛阳,又一个瑟瑟秋天不期而至,城里起了风,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于是挥笔而就此诗。人在城中,秋风惹人相思,想写一封家信,但是千言万语不知如何表达思念之情?信差刚要上路,却又被叫住把信打开。一千多年前的洛阳,承载着多少莘莘学子的梦想,又给了他们无限的悲伤。

    初冬的洛阳,清新淡远,孟郊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洛阳冬日的美景。

                  《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唐宪宗元和初年(806年),孟郊随河南尹郑余庆为水路转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他定居于洛阳立德坊。初冬的洛阳,天空伴月华,雪光映山峦,交相辉映,举首泫然夺目,远视浮光掠影,上下通明,一片银白,真是美极了。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描绘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那年冬天的洛阳,雪色真美,风也温柔,即使在繁华似锦的洛阳城,依然挡不住对家乡的思念。

    当然洛阳的四季情感不只有这些,还有三国曹植 “踯躅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的悲凉;宋朝朱敦儒的“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落阳”的不愿返回京城官场,只想纵情饮酒与山水为伴,隐逸归老的高雅。

    古时的洛阳,如同现代的某一个城市,在某一刻给了你温暖、悲伤,承载了你的梦想或希望。其实每个现代人都是古人,有着相似的情感,过着相似的生活,有着相似的体悟,人人都活在属于自己的那首唐诗里。

        2023年4月27日星期四

龙门石窟 洛阳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 洛阳博物馆 街景 隋唐城遗址公园

相关文章

  • 洛水之阳

    曾经啊,我有很多想做的事,想去看看普罗旺斯大片大片的薰衣草,想去看撒哈拉热烈的大漠孤烟,想去看巴黎高耸的铁塔,...

  • 洛水之阳

    文/姚小飞 起初对于洛阳的印象,仅限于龙门、牡丹、杜康酒,因某事,翻阅资料,对这千年古都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不禁对...

  • 洛水之阳

    洛水之阳 今天终于踏上了期待已久的洛阳之行,早上被平台公司选为优惠嘉宾,居然是免费接送到机场,这运气好的,简直是不...

  • 河南:古都洛阳

    黄河与洛水的交汇,自古孕育出“河洛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洛水之阳,由此造就出的无数辉煌,成就了洛阳故...

  • 洛水之阳,赶在陷落之前

    关于写书的目的,我认为起码可以分为两种:传播型和自我型。 传播型,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鲁迅弃医从文,为的就是...

  • 上阳宫里事 之一 宫娥怨

    上阳宫里事,待与何人说 洛阳城里,洛水之畔,上阳宫的遗迹犹在。 然而,上阳宫里的寂寞却随着它的辉煌一起烟消云散了。...

  • 修己安人‖“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安石留白随笔》2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我国不少地名便是按这一原则命名的。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水之北;华阴...

  • 神都洛阳

    洛阳,因位于洛水之阳而得此名,山南水北为阳。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历史上建都最早,历时最长,建都最多的城市。 第三次来洛...

  • 洛水三千寒侵骨,琴音天下箫萋楚(洛堇篇)

    有传曰:“洛水三千寒侵骨,琴音天下箫凄楚。”洛水之寒,寒到彻骨,以至基本无人能渡过洛水到达雪辰阁。洛水澹澹绕在...

  • 洛阳说

    河南,黄河之南。洛阳,洛水之阳。也许正是这样被黄河包围的地理位置,使洛阳成为孕育五千年文明的黄河滩上、中原大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洛水之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hb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