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午和晚上看了很长时间的电子书,罗振宇的《终身学习》。他的书有点“鸡汤”的感觉,但是文笔挺好的,读起来也不枯燥。我发现读书的感觉比刷微博让人更加踏实,更有收获感,可能是读书需要人更长时间的专注,同时边读边要思考的缘故吧。
2. 今天原打算是要录6个视频的,可是最终只录了2个,而且还断断续续,不流畅。什么原因呢?一是上午开始得太晚,刷手机,浪费了很多“不被打扰”的时间。二是录第一个视频时,心不静,有点急躁,老是出错,索性就不太想录了,所以效率很低。三是到了下午和晚上,就老是被打断了,条件就不太允许了。因此,明天的录制任务还是很重的,所以我要早早动手,争取上午多录几个,然后,就是见缝插针,只要不是很明显的声响,就往下录,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在公司录不也有打扰不是。
3. 今天最大的进步和收获就是我再一次体验到了“做减法”的益处。之前为什么老是感到很焦虑和自我厌恶,很大的原因就是我被各种“诱惑”所干扰,然后时间和精力被切割得很琐碎,没有成就感,更没有掌控感。而今天下午和晚上我主要的时间都放在了单纯地看一本我感兴趣的电子书上面,提醒自己不要被其他的小事所打扰,反而让我的内心更加平静,我感到更加轻松。人生其实真正重要的值得做的事,真的不太多,要想获得高质量的人生,就要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用在这些自己真正感兴趣、对自己真正有长期价值的事情上面去,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4. 晚餐是西葫芦炒鸡蛋和小米粥,做得有点多了,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硬撑着吃完,而是勇敢地剩下了一些,避免了吃的太撑很难受。这一次我践行了“八分饱”的原则,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为自己点赞。并且,晚餐我做得比较清淡,调料放得比较少,最终味道也是不错的,这也是在践行“健康烹饪”的原则,也是“知行合一”。由此,我的体会是,真正按照自己推崇的原则去行事,虽然做得过程中有点不太习惯或者不舒服(很多时候不符合本能的惯性),但是做完之后会有一种真正的满足感、成就感和掌控感。坚持这样去做,让原则成为习惯,就能长期受益了。
5. 今晚尝试了一种新的反思写作方式,就是一段讲清楚一件事,还不能太拖沓,要简洁一点。实践效果还不错,基本达标。这样写最大的好处是,结构清晰,每一段一件事,还能锻炼自己的总结提炼能力和语音的精准性。这方面是我比较欠缺的,尤其是口头表达的时候,我最容易犯的就是说“车轱辘话”,重复啰嗦。我相信首先从书面表达开始这样去训练,应该对口头表达的精炼性有所帮助。
6. 明天继续今天好的行为表现,做减法,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并且安心乐在其中。早点起床,抓紧时间录视频,争取全部录完,这是明天最重要的事情。然后第二重要的事是读书,争取把罗振宇的书读完。第三就是吃清淡营养餐,吃八分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