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
[咖啡][咖啡]辛苦了,错了也别着急,没有错哪有对,没有见过的题型,做错了也正常,给他讲讲。尽量吧,咱周二考试,尽心尽责,不后悔就行了。
咱们的孩子几乎都很想学好,毕竟是孩子。
这次作业有点多,实在觉得多,就把计算题忽略掉不做了,挑没有见过的题型做。
有一家长咬牙切齿的说:这孩子没救了,啥啥都不会,等放暑假我非得给他报班让他重新补。
不要等也不能等,当下立刻解决一题就是一题的收获。家长坐下来,陪孩子一题一题的啃试卷上的题,就可以了。
等到暑假你掏钱把孩子交出去,你心里轻松了,孩子还是没有改变。失去的不只是钱还有宝贵的时间。你说对吗?
我觉得啥啥不会的孩子有几个原因:第一 懒,懒得动手,懒得动脑,懒得去感觉自己对学习的目的。
分析原因就是,咱大人没有那耐心去引导,帮孩子找到不懒的方法,给孩子建立自信,找到学习动力。
方法:首先家长要不懒,手不懒,孩子是你人生的一大部分,不能让孩子像小草一样自由疯长,要修剪,这要求大人要 勤 。
第二:就是敷衍的孩子。
脑子很灵光,做事无所谓
分析:这与家长对待生活的态度有很大关系。你无所谓,孩子也就无所谓了,因此常常荣辱不惊,考好不喜,考差不悲。
办法:在孩子小的时候,发生的每个第一件事,家长都做正确引导,例如做计算题,家长亲自检查错了必须改过来,全对一定好好表扬,写字不好,一定擦掉重新写,写到合格……等。其他事也是这样。开始会觉得很累,坚持两三个月孩子习惯养长了,未来大段的时间家长可以省心很多甚至受益两代人。
第三疫情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在家基础没有学,到学校学的很快,跟不上,自信心降低,有的甚至放弃努力。
分析:这也是与家长有关,忙着赚钱养家忽略了孩子。
这是因小失大,低年级知识没有打固,越往上越难学,孩子越大 学的越痛苦,因为大了会有自尊心了,高年级的孩子学不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体验,相信大人会有所体悟。
所以我总是提醒咱们大人,属于咱们的努力一个不能少,孩子才会越来越好。
再来说辅导班问题:
习惯好的孩子从来不报辅导班,高质量完成家庭作业,剩余时间痛快的玩,或者学点兴趣爱好,他们从来都觉得生活如此美好,每天小脸笑靥如花。
习惯不好的孩子,家长不找原因,就是赶紧报很多辅导班,孩子周一到周五都在学校紧张的学习,好不容易到了周末,除了家庭作业还得去辅导班,生活千篇一律,一片灰色。他们的眼睛里没有光彩,那么小就看到了未来无望的生活,多让人担忧。
所以还是家长,我们家长弯下腰,一天拿出半小时,检查孩子,哪里出了小差错,就在哪里补回来,及时修正,这样才会轻松不累。甚至受益两代人……
最后我最担心的就是我们这一年的孩子因为疫情全班至少16个孩子学不动,抄作业严重,只想抄抄抄。态度明显不如上学期。居然出现三四十分的成绩单……如果这样上三年级,会恶性循环,能坚持到几年级?掉下来怎么办?不上学?在家干什么?
最后还有两天。
家长什么时候开始辅导你的孩子都不晚。一定不说:等我有空的时候,等小二长大的时候、等暑假、等寒假……等来等去孩子长大了,什么都耽误了……后悔了,晚了……
[咖啡][咖啡][咖啡]辛苦了,
养孩子就是这样要付出心血……
我也是从这里经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