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不敢写区块链圈和币圈的事情,也不太敢说太多的看法。现在上面终于说要支持的区块链,应该不会因为讲对区块链的看法产生麻烦了。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政策的影响,所以有一点自己的想法,特记录下来给自己看也好。另外就算是自己看的,我也觉得发布比较好,这样感觉有一种仪式感,更容易长期输出。
首先政策下来,区块链相关的人挺直了腰板。这对于之前的从业者影响是很大的。如挖矿、技术研究、行业应用方面,以前是不太敢明着说的,现在至少敢说了。听说四川很多矿主突然硬气了,以前都是遮遮掩掩的讲自己在干嘛,现在可以说自己在做区块链创业了。而国内的很多发币的团队,也敢跟朋友家人说自己在从事区块链行业,不至于被讲成传销了。当然我认为其中很多仍然是传销,不以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为目的的项目存在毫无意义。
因为有所谓币圈和链圈之说,但实际上大多数认对币的价格很关心的。这两天开始比特币带了一波之后,国产币今天开始发力了。如BTM、ONT、NEO、QTUM这些领涨了一波,但我仍然认为他们不太可能成功,对于币价的促进效果有限。第一方面,政府用于支持的钱不会被拿来拉币价。从中国的政策执行上看,地方政府一定会出台相关政策并给出配套资金用于支持区块链创新。这些项目团体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可以拿到钱,但也可能拿不到。政府主导下的投资,一个项目必须要有一个承担责任的主体。这些项目的主体其实不太明确,之前标榜去中心化做了一些切割,现在可能反而不如公信宝和布比这种企业发的币那么好。另外政府投资,是需要有成效见收益的。政府投的钱就算落到这些项目上面,也会用于推动和其它产业结合的应用,完成区块链+的过程。如果真的能落地一些成功的应用,可能对币价有推动作用。只是这件事情很难说准,推动币价从来靠的是韭菜,韭菜的智商是低于平均水平的。NEO当年弄了个office插件就算和微软合作了,现在各大链超越这个效果的事件做起来太容易了。第二方面,在国内没有交易所的情况下,因政策而去买币的人不会很多。愿意用otc,或者线下买币的,多少都是有点冒险精神的。这类的人在早几年就已经接触到币,很可能已经买币成为韭菜了。而现在因为国家政策才想买币的人,可能要等到国内被政府批准的交易所上线了。
另外我想从技术上来谈谈各种币。现在层出不穷炒作概念的币很多,我并没有一一研究很透彻。我觉得现在有代表性的其实就是比特币和以太坊两类了。所谓的隐私币不过是增强了匿名特性的比特币。而类似EOS之类号称和以太坊竞争的币,只是优化了某一特性的以太坊改进版。真正的能算3.0的币目前我还没看到,希望只是我见识短没看见吧。国内的币不管是BTM还是NEO这些,在比特币和以太坊面前其实什么都不是。除了魔改参数外,有多少技术和工程实践的创新真说不上来。
最后想讲一讲交易所的陷阱。现在看非小号等交易所的排名,发现一个特别怪的现象,交易量排名前面的那些,都是很有刷量嫌疑的。我只是通过目测观察每个交易所的深度以及其播发的成交历史看,刷量嫌疑非常大。我认为未出现在orderbook中的价格成交,都是刷量。有的交易所买一和卖一差价1%以上,却很多在这两个价中间的成交太不可靠了。我想后面花时间写个分析算法来抓取一下交易所的数据,进行刷量分析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