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
子张问:“读书人怎么样做才可称作达?”孔子说:“你所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呢?”子张回答说:“在诸侯国做官一定有名望,在卿大夫的封地做官一定有名望。”孔子说:“这是闻,不是达。所谓达,就是本性正直而喜爱道义,体会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从思想上愿意谦让于人。这样的人在诸侯国必定通达,在卿大夫封地也必定通达。所谓闻是表面上爱好仁德而实际行动上却不如此,自己以仁人自居而毫不疑惑。他们在诸侯国一定虚有名望,在大夫封地也一定虚有名望。”
解读:
这一段子张与孔子讨论了后世儒家经常会谈到的一个命题——达,后世所谓的达就是通达,很多时候表达的是一种志向得以施展的状态,与达相对的命题是穷,就是路走到了尽头,走不通了,很多时候穷这个词是在表达一种抑郁不得志的状态。这里孔子也讨论了“达”的问题,子张理解的达就是闻达,有名气,孔子认为这样不是真正的达。真正的达应该是仁德在外在行为和内在本性上的通达统一,也就是言行都有仁德,如果仅仅是口头上、脸色上表现出有仁德的样子,而行为上总是在违背,这就不是达,而只是“闻”,闻就是出名而已。
我们现在提的穷或者达,往往带有一点宿命论的无奈,达要靠时运,穷也是运气坏所致,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孔子早就告诉我们了,达不是宿命的,而是把仁德修养到内外和谐统一后的必然结果,也就是一个人想要通达,想有机会实现志向,就得要内外做到有仁德。
我的感悟:
“闻”是“闻达”、有名望,而“达”是“通达”。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达”的本质是有仁德,即:本性正直,喜好道义,谦让于人,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这是个人仁德修养到内外和谐统一后的必然结果,是人与社会和谐的通达得意。
“闻”是仁德修养的还不圆满的一种状态,还不能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这时的“名”是还是虚名,甚至只是自己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而得的“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