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中应尤其重视对学生的鼓励表扬,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人的精神性创造活动,是由虚到实由无到有的过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过程是看不见某这的虚有的存在,是写作主体精神凝聚力的凝聚而精细的言语表达力的构型体现。
所以,如何调动与全力发挥写作者主体精神力的凝聚,来积极开掘人的思维力来精准运用语言实现表达是最关键的。
写作的本质是人的精神性创造活动,是看不见的虚的一种形式的存在,所以,只有是不能用实的外在世界的一种力量来引发的。于是,精神上的鼓励与表扬,这种同样是精神的虚在的形式,与写作个精神性创造就是属于同一领域的,他们可以互通相互应证。而对写作者的鼓励表扬就是一种精神的肯定,是对写作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创造活动的刺激。而这种刺激比起一般的所谓指导要好得多。所以,很多时候,对于写作者,只要他爱好写作并坚持写,我们只要给与鼓励表演就够了。这也许就是写作的无师自通的自然属性。当然,这不是说,写作不需要指导。这里所说的指导指的是那种写作者写作之前的指导,而非在具体写作后遇到困难,或作品出现了具体的写作缺失的那种针对性的指导。后者对于写作的作用正如黑夜中迷路的指明灯,或是迷路知返必须的指引,这能给写作者必要的信心和指引。然而,即便是有了写作过程中的有效指导,在长期的写作过程中,真正给予写作主体在漫长的写作旅途以动力的,依然是对他在创作上的鼓励与表扬这种精神性支撑。一直到写作者真正形成了写作的自我精神性强大自信,即在写作上建立了自主积极的精神自我。这种精神性的鼓励与表扬,对于写作者此前的充分与必要是写作生涯的精神硬核,在培养与形成写作者的自我精神自信完成的过程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
在之前的文章,笔者早已无数次指出了阅读是写作的必备,不仅仅是因为阅读是输入是储存,是为写作做准备的重要前提;更因为阅读是带着思考的,很大程度上是自然诱发写作的天然路径,所以,很多时候,由读到写,即随时养成写作读书笔记即读后感的习惯,不仅是对所读文章在知识上的深化和内化,更是培养与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必由之路。然而,即便是由阅读国度到写作的自然诱发,也会产生一定的疲惫感,依然还要不时给写作主体注入一种保证他在写作生涯持之以恒的动力,而这种动力也无疑是鼓励表扬。这是一种主体克服困难之艰的精神,以此来克服写作过程主体在精神创造性活动的受挫,这是以此精神对彼精神,二者的同质异构的虚有存在,所以,能够真正更快更有效地调节和刺激写作者突破精神路上的受挫。
在几年来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建立与完善学生日常写作化途径——坚持每天日记(随笔)写作的过程中,每次简单且认真批阅学生日记(随笔)后,都会不定地挑选出一定数量的学生,在课堂前几分钟又针对性进行表扬鼓励,这样给学生在写作中不时注入克服写作思维困难和过程疲乏性精神困顿的强大支撑。这是笔者在自我的写作生涯深切感受的写作问题所在,以及一定时间性写作后的精神性困难,以及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由自我激励到他人鼓励表扬的形成;也是在长期的指导学生课堂有形指导即写作技术性指导无效或低效后多次反思所得。对于写作这个精神性创作活动而言,不能以有形的来牵引,事实上,我们对写作的指导在显性方面也确实是浑身乏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多次碰壁后,终于进入精神性的鼓励与表扬,对于同样是精神性的写作,是同质异域的两个虚无的存在,真正能共振与共鸣,有效刺激并实现对写作者克服写作虚在的心理问题与过程中的疲乏性困顿。
写作,尤其是精神性的活动,更是精神的创造性的建设活动,因而需要强大的凝神聚气之精力,这是极其耗心力的。如是,没有同样地精神性的鼓励与表扬对这样高强度的内耗,就很难坚持,写作兴趣的培养与形成就缺乏动力。
鼓励与表扬之不可或缺,是因为它是写作漫漫长途中的发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