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幸福”吗?

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幸福”吗?

作者: 杜春峰 | 来源:发表于2017-04-28 15:02 被阅读0次

  人人都追寻幸福,那幸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太一样。

 明末清初时候有个怪才作家叫金圣叹,因为“哭庙案”后来被判斩首,临死前家人来看他,家人忍不住嚎啕大哭,围观的人也感到鼻酸,反倒是他本人神色自若,叫来了监斩官说有“要事相告”,监斩官以为这个奇人有什么惊天秘密要透漏,就附耳过去,结果金圣叹告诉他:“花生米和豆腐干同嚼会有火腿的味道,千万不要让那些刽子手知道,否则他们会大发横财”。

 后来刽子手手起刀落,人头落地,从耳朵里滚出了两个纸团,打开一看一个写着“好”字,一个写着“疼”字,他把这种诙谐幽默带到生命最后一刻,从容赴死。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许多研究都指出,幸福的人群,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非常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

  我们经常听人说这样的话:等我有了钱,我就天天旅行,去国内国外;等我有了钱,我就能做我喜欢的事,买我喜欢的东西;等我有了钱,我就 ……

  是的没错,钱很重要,有钱能解决我们很多眼前的困境,但细想之下这都是还是把幸福建立在外部物质的追求之上。

  我们时不时就能看到关于某人中彩票的新闻,这种天降横财会让人的幸福感瞬间达到顶峰,有人专门研究了乐透大奖的得主,他们发现这些得了巨奖的人,平均一个月的时间幸福感就会回到得奖之前;而相反,那些因车祸截肢的人,平均一年时间,幸福感也会回到车祸之前。

 可以试着回想一下我们非常想要买一样东西的时候期待万千,当东西到手之后的瞬间确实很幸福的,但往往这种幸福感不会持续很久,比如你买了个新手机、新车,甚至新房子,要不了多久你会回到之前。所以幸福与否,好像和你所处的境遇关系不大。

 其实,幸福更像是一种能力。既然是能力,那就会有区别:有能力和没能力、能力强和能力弱;简单来说:幸福是快乐并且有意义。快乐是你当前的利益,意义是你的未来利益。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豆瓣评分很高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主人公安迪因为发现了妻子婚外情,而后戒酒消愁就想要枪杀妻子和她的情人,最终却没有动手,然而不幸的是发生了巧合——那晚另外一个人枪杀了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于是安迪被指控为谋杀,被判了无期徒刑。

 而后他进入监狱,一度过的很惨,被人欺负、侮辱,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开始一步步发挥作用,后来给典狱长洗黑钱,并暗中挖了一条密道,直到最后成功逃脱带着典狱长的财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让他丧失对未来的信心。

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幸福”吗?

 再说另外一个配角布鲁克斯,一个监狱里的老囚犯,在监狱里做图书管理员,在服刑50年后,老布最终获得假释出狱。而面对外面的新世界,已经习惯监狱里体制化的他,处处无法适应,反倒感觉高墙之内的监狱才应该是他的容身之所,他夜晚在梦魇中惊醒,直至最后绝望自杀……

同样的环境,每个人面对环境做出的反应会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即使是在监狱这样的物资匮乏、束缚自由的环境里,依然有人能享受自己的“自由”和快乐(每个人心灵的自由,别人永远无法剥夺)

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幸福”吗?

  以色列作家沙哈尓在他的著作《幸福的方法》里用汉堡形容人的四个象限:

第一种:口味诱人,但是标准的垃圾食品

第二种:口味很差,但富有营养

第三种:即没有营养也不健康

第四重:即健康又营养

你会选择哪一种?你会说:当然是第四种了,但是,事实上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选择了前三种呢。

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幸福”吗?

 第一种,是享乐主义型,这样的人及时行乐并且逃避痛苦,不愿意努力,今朝有酒今朝醉;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吸毒者、网瘾重症患者、夜店流连者,甚至混日子的人都属于这类的……

 第二种,是忍辱负重型,这种人忙碌奔波,现在很糟糕,相信未来会更好,不断努力,以为过了眼下的困难就会好,这类人占这个社会的很大一部分,看看上面的那个句式“等我有了钱就 ”这类的都算,而且这和成功与否无关,累到死的企业家、追求权力的官员、为了事业牺牲家人的人、咬牙准备高考的学生……

 第三种,是意义丧失型,这种人每天烦恼、无助,这类人认为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幸福,人生就是受苦的,比如一些抑郁症患者、怨妇、不断的责怪自己和他人的人……

  第四种,是幸福型,真正懂得幸福的人,这样的人既为了未来而努力,也懂得享受当下的人,肖申克里的安迪、南非总统曼德拉之流,你身边也总会有这类人,积极乐观每天充满能量的人

 我们很难把自己归入哪一个准确的类型,我们有时候幸福喜乐;有时候绝望无助;年轻时经常忍辱负重,以为通过外在事物就可以解决人生问题;偶尔也会今朝有酒今朝醉,得过且过……

 我们需要反省和体察自己,争取更多的停留在幸福型,而减少停留在其他类型时间,那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修炼”。

 提起 “修炼”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宗教”,我并不笃信任何一个宗教,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它们一些观点的认同,它们的核心观点是想让人离苦得乐,而且提供了很多可行的方法,很多信奉宗教的人并不都是迷信的,其中自有它的道理。

 佛教里有所谓“无我”的境界,《金刚经》里有段话:“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有我,苦要我受;无我,苦相就现前了。这句话经常能在电视剧里听到,当然这段话博大精深,我理解的有限,就像是说:一件事情不管是让你喜乐还是悲伤或是愤怒,让你有情绪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换个想法可能是另外一个状态,心里装着一件事你就会为它烦恼为它忧,你放下了也就苦难现形了,反倒不能把你怎样……

  儒家更是把“身外之物”看的很轻,孔子有个很喜爱的弟子叫颜回,多数人都听过。孔子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你看颜回这人,拿个竹片吃饭、拿着破瓢喝水,居住在陋巷之中,别人看着都感觉这日子糟糕透了,但是他却依然能够自得其乐,并没有改变他乐观好学的态度。

 中国几千年的道家思想也是让人改变自己,去适应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凡事要遵循“道”。

 这里的“道”在个人修行方面和其他宗教里的核心主张是相似的,都是让人分清:你是你、你的想法是你的想法。听起来好像有点绕,其实不然,我们人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物体,而一切的情绪和想法都是我们脑中想象出来的产物,既然是想象出来的产物就是虚拟的,可以被我们自己控制的(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以为:“我的想法就是我”……)。

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幸福”吗?

 要想获得幸福,很关键的是要知道我们哪一刻处在哪一种状态,当然只要你不是长期处于第三种绝望的类型,就不难获得幸福。

 无助和绝望是很可怕的,它是当代社会杀死人类的一个巨大凶手。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这个数字超过了战争和自然灾害的总和。而我们国家自杀率也在逐年上升。

 你看看一个新生宝宝只要你满足他的需求了,逗一逗他都会笑,很容易就开心快乐,人的无助和绝望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习得的。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做“习得性无助”。他们找来两只狗,分别关在笼子里,对它们进行固定时间电击。其中一个笼子里设计了一个开关,可以关掉电源,当开始电击的时候,两只狗都试图逃脱,但是笼子是封闭的没有办法逃脱,他们往往上蹿下跳,其中有开关的那只狗偶然就碰到了开关就关掉了电源;经过一周试验,当在有电击到来时,它很快就会去找那个开关;而另外一只则不论怎么努力都不能避免电击。

 每天如此,过了一段时间后,试验者找来三个笼子,找来一只新狗,把它和之前的那两只,分别关在三个打开门的笼子里,当电击开始的时候,新来的狗直接就跑掉了,那个有开关的狗呢它在找开关吗?不是,它也跑掉了;而那只每次都要受固定时间电击的狗不但没逃而是等待电击出现,先是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的等待痛苦的来临,这种行为就是习得性无助。

  印度人训象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小木桩就能拴住一头大象,这也是小时候就开始栓的,直到大象以为它永远无法摆脱那根小木桩为止,以后就不再努力摆脱而是被驯服了。

 人类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些经历了生活坎坷的人本来有机会摆脱现状却因为习得了“无助”,选择相信什么所谓的“命运”,比如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这就是命啊!还有些女性在一起聊天,有人说:“男人啊,没特么一个好东西”。这就属于典型的“习得性无助”,是有男人伤害了她,这男人可能真的很混蛋,但她会认为说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男人都这样……

 沙哈尔教授是这么定义幸福的能力的:“幸福的能力就是感知力,感知快乐的能力”。既然是能力那就是可以改变的、可以提升的……

 那假如说:你拥有几个亿的资产、让你受人尊敬、有粉丝,有事业、有社会地位、健康且长得好看、还有很多人爱你,甚至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这些够完美吗?

 拥有这些你幸福吗?你可能会说我会很幸福的,但是,有一个人拥有了这一切,他却在十几年前选择跳楼自杀了……你猜对了,这个人就是张国荣,外在的一切他可能都不缺,但是他丧失的幸福的能力。

 那要怎么才能培养自己对幸福的感知力呢?

 沙哈尔教授从目标、学习、工作和婚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还记得我前面说的幸福是什么吗?幸福是快乐并且有意义,所以我倾向于提升幸福大概需要两个方面:即当下和未来

 第一、要保持正念,活在当下;

 我们回忆往事的时候经常会觉得很美好,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会自我保护,它会帮我们把那些痛苦的事情过滤掉……比如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很好,很想回到过去,但你仔细想想你那会儿真的很快乐吗?(没钱花、要考试、功课枯燥乏味、别人有漂亮女友而你没有……)那会儿你是多么渴望工作赚钱,好痛快地买你想要的东西……

 不管你觉得过去有多么好,你都不能回到过去,你的人生就是由每个此刻堆积出来的(没错,就是现在看文章的此刻),你现在的状态才是决定你是不是一个幸福的人。

 要做的就是感受此刻的自己。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爱情,都是一个寻找意义和快乐的过程,如果你能对这个过程本身产生快乐那才是真的快乐。

 而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结果而快乐,那样只会陷入到一个“坑”:“我现在苦苦坚持,是为了未来享乐”,那样是不现实的,那样的未来享乐是不会到来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你买了宝马会觉得玛莎拉蒂好,有了玛莎拉蒂又会觉得布加迪好……

 不断的做减法和加法:减法就是尽可能多的减掉那种不重要不紧急的事,甚至是紧急不重要的事;加法则可以给你提供你生活中新的可能:

1、哪些事能够带给我意义,把它列出了;

2、哪些事能带给我快乐,把它列出来;

3、我在哪些方面有优势,把它列出来;

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幸福”吗?

 一行禅师写的一本书叫做(正念的奇迹),所倡导的就是时刻体悟当下的喜乐,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一定会有很大帮助。

 第二、要树立目标,“活在未来”

 人是一定要有目标的,不管大小,它是我们所说的“奔头”,如果一个人感觉生活没有奔头,那他离抑郁症就不远了。

 你会说:“活在未来”?,刚刚不是说要活在当下么,现在又说要活在未来,不矛盾吗?不矛盾,这里的“未来”是你的意义而不是当前的体会。

 举个例子:小时候上学,老师说要去春游,刚说完,全班学生就沸腾了,那个开心劲儿甭提了,接下来的好几天都是很快乐、很憧憬的,准备出去的吃的、水、穿的衣服,虽然还没有去到地方也没有体会到那儿的美好,但是,快乐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这就是“意义”,“活在未来”的意义

 过去的回不去,现在正在发生,未来必将到来。而你如果想活的有希望、有意义就必须预测未来是什么样子的,而从现在开始就要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

 很多牛人、伟人都是很擅长“活在未来”的,“未来”是我们生活的根基,换句话说这叫做“投资”:“用现在的资源换取未来的资源”。

 做好了,最终你收获的必将是一个“美好的过去”和“充实的现在”,因为你的当下是幸福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走到了未来的某个节点回头看之前也是美好的,这样的人生才值得我们去追求!

 有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幸运,好多事情我们都没做到,这时你需要学会赋予你自己使命感。不要对生活、工作、爱情抱有偏见,你找不到它们的意义,说明你缺乏幸福的能力,快乐与痛苦本身就是我们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事物;

 任何以外在的事物可以决定我们的内在感受的想法,都是简单粗暴的实用主义,是一种向外求的过程;当你能够调节你的想法和对世界的看法时,你才能从容平和地面对人生的种种。这时,你才真的具备了幸福的能力,也就是对幸福的感知力。

 孟子有段话:“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说:比赛射箭之前,射箭手先要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放箭;射不中,不要怨恨赢了自己的人,只有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修习的过程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幸福”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ta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