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GQ对于“咪蒙”的采访,让她着实又火了一把。“咪蒙的助理的月薪5万”的新闻,几乎刷爆了朋友圈。短短18个小时,她发布的那篇文章,阅读量已经超过400W+。
或许和我自己做公众号的关系有点渊源,我现在的工作是新媒体运营。说实话,这个岗位以前并没有这么火。貌似就是从近半年开始,特别是17年年初,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很多公司在招。我觉得它的前身是微信运营,以前是个很不起眼的工作。但是现在的新媒体,是包含了多平台,多渠道,多种形式的运营模式。谈不上高大上,但是真的已经成了现在的一种媒体新趋势。
很多人觉得太不可思议,一个自媒体人,怎么可以有这么高的收入,而且,仅仅是个助理?以前,很多人不了解,认为自媒体是个很low的群体产物。认为他们只是一群没事在网上瞎折腾写写段子、发点心灵鸡汤的一群人。很多人的认知,还停留在自媒体就是类似于QQ空间发个说说那样而已。
不仅仅是个人,就连传统媒体(包括一些门户网站)对于自媒体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部分人的小打小闹。说实话,很多传统媒体人是极其鄙视自媒体人的。很多人的观点是“宁去传统媒体哪怕先做校对,也比去新媒体当首席编辑好”。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很多传统媒体已没有招聘新人计划,而是准备或正在缩版、降薪、裁员、喘息甚至关门了。
更让人感到落差和刺激的是:咪蒙写一篇微信公众号头条软文的报价已高达68万元,而一家业内老牌的时尚类传播集团2016年利润仅300万元。
的确,以前一些靠着侵权、违规、违法等非正常手段成长起来的自媒体大号,抓住人性弱点搞标题党、黄赌毒等内容去获得巨大流量继而实现商业回报,但是,越来越多的原创自媒体人,才是未来新媒体中最具有竞争力的群体。不论以前你是否看不起自媒体,现如今,它已经成长为可以影响人们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标。
自媒体圈有个很火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5分钟的成名机会”。现在,当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越来越像我们身上一个器官时,内容制作和传播模式的崭新时代已经到来了。
就以我自己的公众号(不安分笔记)为例子,当初在弄这个公众号的时候,其实只比“咪蒙”这个公众号晚了半年左右。虽然我也知道,她是已有很多年做媒体行业的从业经验,不能和她相提并论。但我的意思是,只要你专心输出原创内容,肯定就会有价值。当初我在一开始弄的时候,我还写过一篇文章“被嘲讽:“你公众号的阅读量还没我朋友圈点赞的人多”!”,就是对我当时原创公众号最直接的状态反映。说实话,会有质疑自己的时候:是不是我写的东西真的就是垃圾?结果,我把我的一些文章发布到了“知道日报”(百度知道的一个自媒体平台),竟然有17篇文章被精选。
我明白,没有哪一代摸着石头过河的人是容易的,哪怕是那些已经尝到了甜头的先行者。对于我们这些小众瞎折腾的自媒体人而已,坚持原创,相信自己的价值才是最应该做的事。说的厚脸皮一点,现在没有阅读量,不代表内容真的没有价值,等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有了粉丝群体之后,阅读量过十万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关于“如何成为下一个咪蒙”的话题,我不想多说,坚持自我,做真实的内容原创,才是作为草根自媒体人,最应该学习和坚持的东西。所以,现在咪蒙火了,是互联网时代进步的又一个真实写照,既是给外界人对于自媒体行业的一种爆炸认知,也是对于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自媒体人一种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