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和对象聊天,坦诚了之前有“男闺蜜”存在的事实。这一坦诚,直接把自己推到自己挖的坑里面了,他问我我介不介意他有个女闺蜜?天知道我有多抗拒,马上和他声明:非常介意!十分非常介意!
那我是怎么好意思把“男闺蜜”说出口的呢?甚至还把和这位“男闺蜜”的聊天记录给对象看。那时我就觉得气氛很不对了,对象就要哄不回来了。果不其然,第二次落坑又落在了这个地方。同一个坑掉进去两次,也只有我了。
而且我不理解,为何我觉得我可以和异性保持纯友谊,而对象不可以?我对自己的人格貌似持有了过高的期待。
所以问题是,异性之间到底存不存在纯友谊呢?在没有谈对象之前我是觉得存在的。但是有了对象之后,果断觉得这个想法很渣。毕竟我无法接受对象和别的异性有十分亲密的纯友谊。
其实,如果真是纯友谊也可以,但不能过分亲密,至少身体距离保持在0.5m以上。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双方彼此的、吃瓜群众的等等。但现在是网络社交发达的时代啊!谁知道网络上又会发生什么魔幻故事?如何界定异性之间的友谊呢?
我又去看了书。《亲密关系》上对此没有详细分析。但是讲述了关系中的依赖、压力与紧张等。异性闺蜜的出现,势必会导致亲密关系中部分依赖的转移,形成高质量的替代性关系选择,而疏于沟通、嫉妒等情绪也会升级伴侣之间的压力和紧张,降低现有关系的满意度和依赖度。若这种趋势没有良好遏制,那不可逆转地,第三者就出现了。
总之,界限这个东西模糊又主观,还一直随时间变化。旁人唯有从行为结果去定性关系界限,无法也不会去讨论行为初衷。所以,忠诚是必要的,保持界限基础的。
理解了这层道理之后,我大致懂得了“单身人士”被“催婚”的原因。不结婚的人,一部分是缺乏异性吸引力的,这部分人得用手段去撮合凑对,避免矛盾冲突;另一部分是富有吸引力的,这部分人其实不一定缺性伴侣,所以通常被视为破坏家庭的危险分子。
当然了,被催婚的主要原因还是年龄大了,尤其是女性被催的厉害。毕竟女性在职场上的收入不一定与年龄成正比,但颜值往往是成反比的。换言之,年龄越大,综合竞争力是要越低的。所以被催婚,不无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