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是电视剧里面或者电影里面的剧情吗?
No,No,No。《走出剧情》这本书里的剧情是指: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对外展现。心理学所说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就是我们内心的剧本。
举个例子: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玩手机就非常生气,看到孩子学习就非常开心。在家长的眼里,玩手机是浪费时间,学习才是正事。
这就是很多家长内心的剧本。这样的剧本有没有问题呢?助力于孩子的成长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本书,本书的作者李雪老师在书中做了详细的解答。
读《走出剧情》有感剧情里没有爱
李雪老师说剧情里没有爱,该怎么理解呢?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
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Lisa因为过度紧张,没有考好。
Lisa妈妈:为了让你好好学习,平常啥家务也不让你做。我和你爸,为了让你有更多时间学习,搬到离学校近的地方。每次考试你还考不好,你太让我们失望了,你对得起我们吗?
Lisa爸爸: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只想你有个更好的未来。学习好,才能有出息。
后来Lisa为了考出好成绩,不惜作弊。即便被学校老师抓住了,下次考试依然作弊。她说怕自己考不好,一考试就想作弊。
其实Lisa平常学习非常努力,非常的积极向上。
读《走出剧情》有感在这个剧情里,Lisa爸爸和妈妈的心中有一个给Lisa设定好的角色,那就是成绩好的索取者。他们也给自己设定好了一个角色,那就是为孩子付出全部的高尚付出者。
当Lisa的成绩没有如他们所愿,所有设定好的剧情不再,父母高尚付出者的角色戏也演不下去了。
这时,“为了你好”是一种攻击,而不是爱。
孩子并没有从父母的“为了你好”中得到滋养,而是变成了一种内耗。
就像上文中的Lisa,为了考出好成绩,养成了一考试就作弊的坏习惯。
剧情里没有爱,只有你没有“如我所愿”。
是否深陷剧情
在我平常授课中,接触了诸多类似Lisa这样的案例。
家长对孩子特别特别地付出,为了帮助孩子节省时间,帮助孩子抄写错题。
每次上课,必须陪在孩子身边旁听,怕孩子上课不好好听,浪费了钱,浪费了时间。
禁止孩子玩手机,一听到孩子玩手机就如“谈虎色变”。
给孩子设置这样那样的“禁区和禁物”,不准去哪个地方玩,不准交那样的朋友。
甚至一日三餐吃什么,每天穿什么都是家长说了算。
这样类似的事情很多,其实很多家长深陷在了“为了你好”的剧情中。
如何走出剧情
每个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不惜付出自己的全部,这是人之常情,非常可以理解,也非常让人感动。
爱有很多种,换一种爱孩子的方式也许对孩子的成长更加有裨益。
现在的你深陷“为了你好”的剧情中没有关系,请走出旧有的剧情,和孩子一起携手创造属于你们彼此的剧情。那么该如何做呢?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该怎么做才是“如他所是”呢?
一、接纳孩子
李雪老师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天然的精神内核来指引,父母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保护这个精神内核不被破坏。在爱和自由的土壤中,智慧会自然生发。
二、尊重界限
李雪老师在书中说,自由=界限,要“尊重界限”。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就应当尊重孩子的界限,让他做主。如果涉及父母和孩子双方的事,则需要与孩子协商。
至于孩子几点起床、几点睡觉,那是他的事。在这种原则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是大家所谓的“自律”的孩子。所以,每个发自内心自律的孩子,都是被充分尊重、给予自由的孩子。
三、自由体验
所谓自由的体验,即通过体验与事物本质链接,发展出心智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心智发展源于体验而非知识,最好的父母不会切断孩子的体验,允许孩子完整地按照自身意志体验生命。
四、自我负责
百分百对自己负责,作为父母不再期待孩子改变,而是先去丰盛自己,为自己的幸福做些事情。那么,很多情况下,孩子反而会自动改变。
读《走出剧情》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