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难想象,对此我常常会有失去的恐慌。
——关于讯息
(上)
好的讯息,带给我一种与更高自我连接的镜像感觉。
但又是没有与我自己融合时,我会恐惧于与这种美好的似我的感觉分离而想要保留这些带给我美好感觉或者能带来这种感觉的讯息。我会选择、保存,会截图,会拍照、摄影,会录音… …讯息碎片分散于各个可保存可收藏的实相和网络地,后续,内容过多或对此感到自厌时我会删除大多数,但是仍有非常多的我认为重要的信息,在最后迁移或整理,耗费我大量的心力,可能还不会结束,新的讯息又再次被我沉积下来。
然而我持续在搜寻和获取新的讯息中,很少会回过头来看曾经保存和筛选下来的重要讯息,即便想到,也会从原书中或重新搜索关键词,然后继续从中筛选和保留下认为重要的讯息。
每当我想要清理自身,这些讯息总会成为我不可越过却又总是无法完全完成的部分。那些已经被我遗忘,而又留存于各处,在某天又被我再次发现,偶尔翻阅,如同过往。QQ空间、微信、印象笔记、石墨文档、手机便签、知乎、电脑文档、各类收藏夹、U盘、移动硬盘… …在无尽的碎片之中。亦如我在层出不穷的APP注册使用中留下的无尽碎片化信息。
在继物品的整理后,我迫切想要对自己的信息及习惯做出改变。
*关于物品的整理收纳,我最终在心动标准下筛选、定位、收纳出了1/3的物品,完全能满足我99%的生活需求,1%来自于我尚未完全归位的完整自我习惯。
我的日常,除了生活 会使用各种物品、饮食 会需要购买食物,便是 静坐、冥想及 网络学习和工作,以写作为主。醒来的1/3~2/3的时间我都在上课、阅读或浏览信息,期间便是在持续筛选和保存这些碎片化讯息。实际上,写作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与我制造的碎片化讯息相关度几乎不大,除了我每日的摄影内容,作为我文章的图片素材。
期望一:我期望纸质内容和手机、笔记本内容连结在一起管理,不留存外来的或自己制作的讯息,所需要的当下便消化吸收或整理发布,绝不是留在下次、下一刻做些什么。即便真的需要使用的内容也在三日内完成,过期删除。事实上,我不期望当日有留存的讯息未被处理完成。
期望二:在阅读书籍时,我也不期望连续花一天的时间在阅读学习上。实际上,我有能力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获取的讯息,并且快速从书中或文章中筛选出我要的内容并完成消化吸收,这些,我期望在瞬间完成。为什么想要获取这部分讯息,想要获得什么讯息和指引,是自己的哪个面向存在问题需要疗愈和整合?这是在接收讯息前就能界定清晰的。
目前笔记本里没有任何资料,除了我现在记叙的文章。让我割舍不下的,一部分是我精心挑选、摘录并整理过的讯息,一部分是我曾经写作但未被正式发表的内容。然而,实际上来说,这些都是自久累积起来的,未被再次启用的存储方式中,其中的内容我基本都不记得更不会使用了。另我难受的是对自己曾经的割舍,情感上的不舍,以及惯性的思维:“万一有用呢!什么时候能用上呢”。总而言之,汇总起来,并且表达感谢,若有心动并在3日内使用或永久保留的,则放于此2处,并给予定位、并且收纳到… …关于收纳,放到最后一步。
留下好的能量并且能使用发布的内容:我期望自己减少到不再制造纸质内容,并且电子内容中,自制内容是基于整合自己各个面向的合一道路的成长并且用于发布的,选择最好的内容发布,此外不期望留存其他 觉得后续可能会用的;非自制内容包含书籍、文章、摘要、图片、视频、链接等,我期望是能够给予我能量、喜悦的存在,能够提升其曝光率随时被我使用,后续我期望能筛选出来分享。
首先,根据使用习惯和频次汇整我的讯息:
微信、手机存储、手机便签、印象笔记、石墨文档、QQ空间、电脑文档、知乎、浏览器收藏夹、U盘、移动硬盘
自写文章、我自己的语录、我的体验记叙;书籍、文章、视频、图片、片段摘录、链接
补充:关于已发布内容的管理,待议。
整理这些,如同在翻阅我的过去,感谢这些经历,或许有的照片可以成为纪念品存在,但从漫长的岁月来看,这些如同泛黄的老照片,翻出来时我对过去的我微微一笑便如是了无痕了。讯息,主要还是在那个当下的意义啊!(刚刚打开各个平台的时候,我产生了惯性的焦虑,伴随身体腹部的不适,我从那些往昔留存的信息上看到了我未完结的过往 的自己 及连结到那个自己留下的不适的能量,网络适时地切段了,我可以先回顾一下,对自己疗愈,继而行动)
<未完待续>
————
这篇《讯息》,会是作者讯息综合症的终结。作者会结合自己的心理历程和经验记叙这整个过程。如果你身处这个时间中的世界,也有关于讯息/信息管理方面的问题或经验,欢迎与我留言分享。
再次,感谢您&祝福:我们与爱为一。
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合一国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