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封信中,左氏第一次用了一个新名词:“书气”。
笔者想起导演姜文在电影《一步之遥》中的一个名词:“锅气”。“锅气”就是“锅的气”。一碗面条,从滚锅里夹出来,离灶5 步,就没了“锅气”。
“书气”不妨也作如是解。言谈中缺少文化底蕴,则寡淡无味,面目可憎。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书气”不是书卷气,书卷气太文了;也不是书生气,书生气太迂了。它是人得书真传后的一种气韵、气感、气场,是出口成章,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左氏在这里以“书气”来引导儿子。
一、为什么要鼓励年轻人?
从信中可以看出,在晚清的湖南,拿读书装点门面的人为数不少,真读书的人却不是很多。怎么会这样?左氏将其归因于八股文框死了自由思考。
对于左宗棠这种真正读书的人来说,大权在握,急需用人,要找到一个有“书气”的人才,竟然如此之难。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到书卷气浓、书生气重的“八股人才”中找。即使装模作样读书的人,多少能背下几句诗,你跟他说道理,他至少还能领会;不学无术的人,根本无法沟通。左氏由此感叹:
“可见真作八股者必体玩书理,时有几句圣贤话头留在口边究是不同也。”
左宗棠二十四岁那年,写下“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孝威转眼十七岁了,受父亲影响,谈吐也有点“豪气”。
怎么看待少年口出大言?一般的老师、家长倾向于批评、压制。左氏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一方面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及时提醒。
毕竟,年轻人学浅识短,即使是少年天才,面对巍然屹立的前人,也会有一种“侏儒感”。如果你问他,教书育人你能超过孔子吗?写诗作文你能超越李白吗?这一问他就泄了气,只剩一条路,破罐子破摔。
打击年轻人总归是不明智的。前人对于后人来说是一座座高山,今天即使号称“最博学”的人,走进图书馆都会发现自己读书太少。但人类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与创新,还多亏了少年时的不知天高地厚。因为年少无知,自信心特别强,以为超过古人就是敲几下键盘的事。但此时千万不要叫醒他们,更不能打击、嘲笑他们。少年一旦醒悟,前人的积累像山一样压过来,自信心很容易瞬间崩塌。
人入中年后,进取心不如青年人,原因就在于这时逐渐看清了人生真相,掂出了自己的斤两。做成事业的人,多靠半懂不懂,动力与热情反而有无穷之大;真看懂了的,反倒寻道访仙,风轻云淡去了。
左宗棠在信中一方面充分肯定儿子,求学跟立志,就应该口出“大言”,但同时也提醒他:
一、你读书时口里说的道理与心中想的道理,是不是一样?
二、你批评人家做得不对、不好,你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换了自己,可不可以做得更好?
三、模仿是最好的老师,你能不能做到先弄懂前人,模仿他做对做成一两件事?
既不打击儿子的自信,又能给他具体方法,左氏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二、为什么要点醒中年人?
少年懵懂无知的自信,可以鼓励。中年人呢?
左宗棠认为,人到中年,就不能再鼓励了,而要及时打击、点醒。
人到中年,性格、气质、才能已经完全定型。该碰的机遇,也碰过几次;能成功的地方,已经成功了;正在成功路上的,也在做最后冲刺;至于屡战屡败仍一事无成的,需要的不是自信,而是反省。如果再摸着他脑袋鼓励,不但不能培养出人才,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老顽童,北京话叫“苍孙”。
人到中年,初历沧桑,感到无论知道得如何多,总嫌不够;无论做得怎么好,总有欠缺。事业、家庭、生活、朋友,慨叹人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用反省取代自信,就可以将“无知的力量”转换成“知识才是力量”。毕竟,少年与青年还有试错的机会,中年人已没有多少错过重来的机会。
这些道理,左宗棠用一句“老大始知气质驳”概括了:中年人别跟青年去掺和,闭门自省才是正道。这也是提醒孝威,及时抓住青春时光,多读书明理,等将来某一天憣然悔悟,一切就都来不及了。
中年人闭门自省阶段,就是人们常说的半桶水阶段:“博不精,专不透;高不成,低不就。”过了这个反省阶段,便又能柳暗花明,更上层楼。
三、如何将“大言”变成事实?
年轻人早年的“大言”,如何变作成功的事实?
左宗棠这样做出示范:
一、将早年放出的大话,当作激励自己超越古代伟人的动力。即“读书稍多,始知从前之狂妄,盖就具所自是者,亦仅足以傲当世庸耳俗目,无足短长之人,其于古之狂狷,固未能望其项背也。”
二、以大话自高其名,像诸葛亮早年每以管仲、乐毅自比,吸引高人注意,为自己创造机会。“吾昔以一举人办天下事,气不高,何有济?今受朝廷倚畀重,方下心图之,敢自高耶?!”
从左氏本人蜕变的轨迹可以看出,成功不但要靠自己的实力,还要依靠高超的心路转换。我们读历史或观察生活,最容易产生一个错觉,觉得别人容易,只有自己不容易。果真如此吗?其实只是我们尚未了解别人。
感受到别人成功背后的艰辛,自己距离成功也许才更近了一步。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