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154921/9c26fc5b8405c589.jpg)
经过两天的时间,终天完成了6000字听书稿的写作,在这一刻,一直紧绷着的那根神经终于松懈下来了,心里涌上一种畅快淋漓的成就感。
以前听过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着两项目标: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
而每次动笔写作之前的那个过程,绝对是痛苦的,所以,我们总是在逃避。因为你需要动脑筋,需要深挖自己潜意识深处的那种能量,那种感觉会让你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无助和崩溃感,甚至会窒息。
在写这篇听书稿之前,我的压力很大,甚至觉得自己根本完成不了。因为不能摘抄原文,只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而我只是匆匆忙忙看了一遍要拆解的那本书,对里面的内容根本不熟悉。于是,试着把书合上,脑子里完全没有任何记忆,大脑一片空白。
在那个时刻,内心有个声音在对我说:“这次就算了吧!别交作业了,时间太紧了,等下次有了更多的时间,把书多阅读几遍再写吧!反正这次不交也没关系的。”
但是同时,内心却有另外一个声音也在响起:“你就情愿这样认输吗?你没写,怎么知道自己就写不出来呢?你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吗?这次写不好没关系,这次是练习,下次再正式开始好不好?”
终于,我被内心的这个小孩说服了。
对,我一定要选择尝试,选择行动。先完成,后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当我这样想时,感觉自己已经卸下了心里的沉重包袱,我的内心反而轻松了。最啊!管它呢!写得再烂也总比不写强。
我想起了上一篇的拆解稿,点评老师说是摘抄原文太多,没有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于是,这一次,我选择了合上书,单凭自己脑中的记忆去写,把大脑能想到的有关的观点和事例全写上去,先不管语句通不通顺,例子合适与否,观点是否准确,先把它们写出来就行。
结果,昨天晚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我一口气写了四千多字,几乎是一气呵成。落笔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有了底气,因为我已经完成了一大半的任务,心想:第二天的作业肯定能交了。
在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一个人的自信是一点点地积累起来的。刚开始没有一点自信心的时候,一定要暗自给自己打气,先完成一小步,等这一小步迈出去了,再往前走,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走出了很大的一步。
好多事情,我们都是“先相信,后看见”,而不是“先看见,后相信”,也就是说,先让它们在无形中出现在你的意识之中,慢慢地,它们就会体现在你的实际生活之中了。
所以,努力吧!凡事别想太多,而是要先迈出行动的步伐,克服内心的那份恐惧,看着前方的那点光亮,一直寻求,直至看到满天的繁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