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常常会感慨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听话”!
对于孩子来说,年龄小的时候,他们是否能听懂你的指令?此时你的态度比内容更重要。大部分的孩子都能看得出家长在什么事情上态度坚决,什么事情上是可以有弹性的?
所以与其感慨,不如问自己:“在这件事上,我的态度坚决吗?”
不允许孩子在墙上涂鸦,也许你的心里会怀疑是否会压制孩子的创造力?那么解决你内心的冲突才是发出坚定指令的前提。
因为我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经验和内心价值观,所以面对一件事情的看法肯定会有差异。
孩子往往会抓住这一点,用其他家人或别的家长的观点来反驳你。比如:“奶奶就准我吃汉堡,你为什么就不让?”
你只需要坚定的告诉他:“是的,我不允许。”
你可以去反思自己的标准是否太严格?也可以接受这个世界上有其他人跟你不一样。或者可以平等的跟孩子去讨论。也可以就坚持自己的标准。
就像我们去不同的企业要遵守不同的规则是一样的。孩子要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权威。不要怪罪在其他人身上,也不要责怪孩子挑衅,你决定,你担责就够了。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多元的。
在给孩子设立界限的时候,你需要做到:
1.清晰有力,让孩子注意到你正在强调的是什么。
2.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让他清楚地了解你的意思。
3.他是明白了,态度上不愿意遵守吗?那我是否采用了他所不喜欢的态度和情绪?我是否可以调整我的态度,以正面激励为主?
4.我是否准备好了更有力量的制止方式,来避免孩子远离危险或伤害他人?
5.在日常的生活里,我是否给孩子留出了足够多的沟通交流时间?让他明白我指令背后的含义,还有培养了他的同理心?
我们都有同样的特点,就是当对方和我们话不投机,想要单方面限制、控制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不舒服,不想亲近对方,自然也就听不进对方说的话,表达的意见。孩子也一样。
当孩子在超市里碰见一个很喜欢的玩具,你却告诉他不能买的时候,他会有情绪。就像我们很想买一个新出的手机,却要极力压制自己购买的欲望,其实也很不容易。所以此时的你,是否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而不是一味的批评他不替你着想。你向他展示你的同理心的同时,也在培养他将来可以舍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的能力。
为孩子设立界限,首先要搞明白你的目标是什么?这基于你的价值观判断以及家庭情况,有的时候想要家庭成员达成共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还要注意选择的目标范围要大一点,聚焦在关键问题,而不是局限在一个或几个行为上。
比如“不准打妹妹”,这个界限就过于狭窄了。孩子可能会跟你狡辩:“我只是轻轻推了她一下,没有打。”你会陷入证明与反驳的泥潭。
此时,你需要设立的目标应该是“要尊重别人的身体权,不能伤害别人。”培养孩子在对待别人身体上的普适性原则。
并且注意在一段时间内聚焦在这一件事上,而不是试图短期实现多个目标,以免“按下葫芦浮起瓢”。
有的教育方法是完全摒弃惩罚的,我认为可以就孩子的超出边界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措施。就像我们的社会需要有爱,有包容,接纳,同时也要有警察。
但是你不要采取那些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的方式。比如禁止孩子与朋友一起玩耍,让家人不理不睬孩子等等。
合理考虑给孩子设立“少看一会儿电视,不准玩电脑游戏,提前睡觉,或者是打扫房间”之类的方法。
有的时候你对孩子的约束手段可能并不奏效。比如说你让他面壁思过,冷静三分钟之类的。
这是因为孩子的性格不同,他们应对你的方式也不同。有些孩子会对你说的内容“充耳不闻”,还会在自己的白日梦里游离,完全迷失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此时你的这种方式就会正中他的下怀。
所以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来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和约束方法。你的方法不能过于冷酷,机械,还需要因材施教,具备一定的弹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