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温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全二册)

温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全二册)

作者: 柳育龙 | 来源:发表于2022-07-27 19:26 被阅读0次

    温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全二册)

    内容简介:

      本书系温州市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馆藏汉文古籍数据13000余条。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

    本书目录:

      上册

      《温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委会 1

      《温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前言1

      330000-1704-0000002至0014483(古籍普查登记编号)1

      下册

      330000-1704-0014484至0023234(古籍普查登记编号)1

      书名笔画字头索引323

      书名笔画索引345

    本书序言:

    《温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前言

      温州市图书馆是一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地市级图书馆。1913年,温州学界人士为追思温籍学者孙诒让(籀庼),集资于九山湖畔依绿园故址筹建藏书室,命名“籀园”,此后又经数年筹划,征集和添置了一批基本藏书及设备,于1919年5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定名“旧温属公立图书馆”。此后馆名几经更改,1955年改今名。图书馆建立之初,常年经费仅两千余元,初始藏书仅有浙江、广东官书局刻本等两千余册。由于历任馆长、馆员热心文化事业,惨淡经营,使馆藏不断丰富,编目不断完善,成为浙南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公共图书馆。

      本馆首任馆长王毓英,1919年至1924年在任,其间先后入藏的图书有:永嘉吕氏(吕渭英)寄存其藏书270部5243册(据刘绍宽馆长任内所编书目,实为3289册);瑞安黄绍箕后人寄存其“蔘绥阁”藏书9195册,孙师觉为之编目,共1143部(今统计得1148部),次年转为正式捐赠;接收文庙典守处移交的书籍928册;收受永嘉沙氏捐书260册。1924年3月,严文黼继任馆长,始将已有藏书按四部分类编制书目。

      1925年,平阳学者刘绍宽任馆长,是年8月,请梅冷生先生发起,由夏承焘先生手拟“征书通启”,遍寄国内名家,征集到吴兴刘翰怡、张石铭、周梦坡,海盐张元济,杭县徐仲可,南海黄秩南诸家一批赠书,又接收永嘉吴钟镕捐赠的商务印书馆翻印日本《续藏经》450册。1926年,对馆藏书目重加审订,编为二种,一为《阅览室检查书目》六册,将线装书24828册按经、史、子、集、丛五类分编,一种为《阅览室近著检查书目》,编普通书1346册。1930年1月,王学羲任馆长,接收泰顺刘渠川后人刘锡荣赠书2244册,并募款购置《四库全书珍本》一部。

      1935年,孙诒让哲嗣孙延钊先生担任馆长,与梅冷生、刘绍宽等人倡议,成立“永嘉区征辑乡先哲遗著委员会”,广征乡贤遗著,“有刻本者存其刻本,无刻本者则借原书钞之”,历时两年三个月,共抄得332种841卷,所抄之书皆用统一版式,其中多罕见珍本。后由于日寇侵华,此事中辍,其书多移交本馆。据乐清高谊所编目录,本馆接收乡先哲遗著共计402种647册,而据本馆章亦倩《籀园受赠书目汇编》统计,现存者352种554册。此外还接收青田刘祝群及金袭氏捐赠图书;又征集本省各邑丛书,如《金华丛书》《四明丛书》《仙居掌故丛书》《武林丛编》《武林往哲遗书》等,馆藏量得以大幅提升。

      1941年,孙延钊馆长受聘浙江图书馆,梅冷生继任馆长。梅馆长自建馆伊始即多方参与我馆建设,如抢救《永嘉诗人祠堂丛刻》版片、征集名家藏书等,均允执其劳。履任以后,更孜孜以搜集保存乡邦文献为己任,其在任35年间,通过征集、收购等方式,使馆藏古籍总数增至14万册。温州现代学人“事必言籀,言必怀梅”,可见其遗泽之深。1943年,从永嘉文华堂书肆重价收购原瑞安杨氏踪鄦楼藏书500册,复受赠泰顺许笃仁全部遗稿。1944年温州第三次沦陷期间,梅馆长带领馆员几度将善本、珍本图籍运至瑞安仙岩寺、大峃龙川等偏远山区保藏,历尝艰辛,幸得璧全。

      抗战胜利后,温州部分私家藏书流入街头地摊,梅馆长到处筹集资金购买保护,如从府头门文华堂书店购得古书500余册,又从上海购回《明实录》《玄览堂丛书》《合众图书馆丛书》《王静安先生遗书》《吉石盦丛书》《国粹学报类编》等巨部图书。此外,还通过夏承焘等好友的帮助,动员许多藏书家将私家藏书捐赠籀园,其中著名者如:1945年11月,黄溯初夫人沙氏将永嘉黄氏敬乡楼烬余藏书38箱6446册并散帙四部寄存籀园图书馆,1947年转为捐赠。解放前夕,永嘉潘氏养心寄庐捐赠书籍5637册,中有日本弘教书院本《大藏经》、商务印书馆《碛砂藏》、涵芬楼影印殿本《二十四史》《四部丛刊》《武林掌故丛书》等大部丛书。1947年12月,梅馆长闻玉海楼藏书将捐赠浙大文学院讯,即驰函该校夏承焘教授,经夏教授与校方商妥,将其中关系温州之文献与复本书籍遗赠本馆。1949年,梅馆长将自己的“劲风阁”藏书共2019册(今统计得2129册)捐馆公藏,包括明版和清初写刻本多种、清人诗文集四百余种,及《南社丛刻》《青鹤》等书刊,均为本馆所未备者。后人评其“爱馆如家,爱乡邦文献如命”,良非虚誉。

      1950年,馆名改为“温州市立图书馆”。当年物资清册,馆藏线装书60650册、普通图书11193册。1951年初,温州各县陆续开展土改运动,由于梅冷生馆长及时提出建议,温州地区名家的藏书得以保全,如瑞安陈黻宸烛见知斋、张棡杜隐园、平阳吴承志培英图书馆以及平阳刘绍宽,瑞安项慎初、戴炳骢、林损,永嘉王学羲、戴家祥等诸家藏书均得以全部抢救下来,集中收藏。此外还派人奔赴各县区抢救图书,如本馆今藏珍本《[万历]温州府志》,即为梅馆长下乡期间于流动糖儿摊上购得。1951年,瑞安孙氏捐赠玉海楼部分藏书共约22000册,其中明版和名家批校本近200种;加上项氏染学斋、温州弘一图书馆、东山图书馆赠书,温州地区各名家的藏书已基本汇集一处,我馆遂以收藏地方文献之多而名重浙南。

      1957年,在梅馆长主持下,开始整理登记馆藏古籍,按金天游《十进分类法》分类编目,于1959年油印了书本式《馆藏古籍目录》十巨册。此次整理,编辑上架古籍一万五千余种十五万册,未编书约五万册。此后古籍仍陆续有入藏,如1967年,温州古旧书店停业,我馆购入该店两万册图书,其中有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首印本,是国内现存最完好的珍本之一。1974年底,接受了孙延钊先生捐赠的一批珍贵文献,其中有孙衣言《盘谷孙氏家谱》《逸老丛谈》、孙诒让《讽籀余录》《艺宦室检书小志》、孙延钊《经微室遗集》《瑞安五黄先生系年合谱》等手稿及诗文、日记手稿等。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馆古籍入藏日益减少,编目整理则余波未息。1980年,我馆对古籍进行了全面清点,编制了卡片目录及善本书目录、地方文献目录。1982年起,将古籍按四部重新分类,编制分类目录和书名目录各一套,同时建立了古籍修复组,有计划地将破损古籍加以整修。1996年,老馆员潘国存主编了《温州市图书馆藏地方文献目录(线装古籍)》,将古籍中的地方文献单独列出,以满足读者需求。

      2011年,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发布“关于开展全省古籍普查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我馆积极响应,于2011年12月申报“浙江省古籍普查项目”并立项。在浙江图书馆的领导和支持下,本次普查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馆从人力、财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配备了专职普查人员9名(含外聘人员4名),并多次派人赴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参加古籍普查培训,又向财政申请专项经费用于购置单反相机、拍摄架、色卡、计算机、硬盘及相关工具书。由于我馆古籍藏量大,时间紧迫,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制订了年度普查计划、日工作指标,有着严格的考核机制,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2015年12月全面完成了普查任务。

      本次普查共编目古籍23149种151353册,数量居全省第四。其中包括民国文献9155种46720册、日本古籍121种1341册、朝鲜古籍3种28册,以及少量报刊类线装书,以上四种均在统校时予以剔除,收入本次《古籍普查登记目录》者计13783种102867册。从刊刻年代上看,有元刻本2种、明刻本552种、明抄本4种,清代版本13225种。从古籍形制上看,有稿钞本745种、活字本200种、朱印本40种、套印本106种。从内容分类看,有经部1280种11421册、史部2882种32489册、子部3311种13988册、集部4063种21680册、类丛部1952种22072册、新学295种1217册。

      我馆古籍,见诸《中国古籍总目》的孤本有96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一至五批共36种,入选《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第一至三批共61种,入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者223种2105册,补报222种11119卷,2961册。我馆的馆藏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清代别集蔚为大观。我馆库藏中包括大量历代文集,其中尤以清人诗文集为富,此次普查共得清代别集1866种,不少是初刻本,价值颇高。梅冷生馆长作为“慎社”词人,平生爱收藏清人诗文别集与词曲,其藏书后来捐赠我馆,更丰富和加强了我馆的这一特色。

      其二,地方史志数量颇丰。我馆乃《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调查依据单位之一,现藏方志类古籍480种,其中如明刻本《[正德]兴宁志》《[万历]温州府志》,均为国内孤本。本省方志中的《[万历]严州府志》《[康熙]乐清县志》《[康熙]青田县志》《[雍正]特开玉环志》《[雍正]景宁县志》《[乾隆]瑞安县志》等刻本和顾炎武《肇域志》(浙江部分)抄本均是省内稀缺版本。而馆藏名家批校本《[隆庆]乐清县志》《东瓯金石志》等,均属珍贵的地方文献。

      其三,乡邦文献收藏齐全。瑞安孙氏玉海楼、永嘉黄氏敬乡楼搜罗了自唐宋以来的温州文献五六百种,除少数刻印行世外,还留下抄稿本数百种,又有抗战前征集到的乡贤遗著四百余种,均前后入藏我馆,累计地方文献多达两千余种。馆藏抄稿本其中有些录自故家谱牒,并经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校跋,如孙诒让批校本,我馆藏有《周礼汉读考》《周礼学》《周礼总义》《鲜虞中山国事表中山疆域图说》《隆庆乐清县志》《东瓯金石志》《泉志》《齐民要术》《补修宋金六家术》《北堂书钞》等十余种,且藏有其著作《周礼正义》《温州经籍志》的初稿、再稿、定稿。乡先哲遗著中宋平阳朱黼《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明乐清陈球、清乐清施元孚、林大椿诸人的遗著,清瑞安方成珪《唐摭言》稿本及近代“东瓯三先生”的著作,学术价值不菲,弥足珍贵。在地方人物数据方面,梅冷生馆长慧眼独具,将藏书家向来忽视的讣闻、哀启、挽联录、寿言赠序等均予收录,为后来的地方史学者提供了方便。又如,温州向非出版强市,然本次普查亦钩稽出温州本地刻本、印本110种,为温州文化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其四,类书、丛书有一定规模。本次普查整理出类书188种4433册,自唐宋《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文苑英华》以至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凡历代类书之要者大都有藏,且多善本,如《北堂书钞》本馆所藏者为国内现存最早版本——明万历二十八年陈禹漠刻本,且经孙诒让据明正德十三年竹东书舍抄本校过,尤为可贵。丛书藏量计1758种17996册,其中如《武英殿聚珍版书》810册、《知不足斋丛书》240册、《学津讨原》249册、《津逮秘书》157册等,均为卓然巨帙。明万历新安程氏刻《汉魏丛书》、明万历商氏半埜堂刻《稗海》、明嘉靖四明范氏天一阁刻《范氏奇书》等,均为初刻原版。以本省郡邑丛书而言,除缺绍兴地区的《绍兴先正遗著》《越中文献辑存》外,其余地区的丛书都收罗齐备。

      除上述特色馆藏外,本馆其他珍藏如《宋岳鄂武穆王精忠汇编》,为国内孤本。明嘉靖本《新安左田黄氏正宗谱派系二十卷文献十九卷》,刻印甚精,国内仅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和本馆有藏。此外如明抄本《嘉靖实录》、明正德本《通鉴纪事本末》、明嘉靖本《黄帝内经素问》、明隆庆本《文苑英华》、清鲍廷博手校的《绳水燕谈录》《侯鲭录》、吴謇手校的《西京杂志》《冷斋夜话》等均是稀有珍本。

      本次普查可谓全面深入,成效卓著。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复本整理的突破。我馆古籍库原有复本数万册,之前由于人手不足、条件有限,一直未予整理编目,其数量、版本均无确切数据,且排架非常凌乱,加之保护不力,破损严重,成为古籍库的老大难问题。这次借普查之机对其全面整理编目,共计8275种38148册(民国及域外线装书、期刊报纸未计入),占我馆古籍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其中包括元刻本1种、明刻本43种、清顺治至乾隆刻本192种,极大地拓展了我馆古籍的范围,丰富了我馆的馆藏。

      其二,版本判定的精确化。如前所述,本馆古籍近百年来曾经过前辈馆员数次编目整理,他们的辛勤工作为本次普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时代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前的古籍整理编目极大程度上倚赖于编目人员自身的文献学素养,所参考的也是为数不多的传统纸质工具书,故而难免有不尽精确详尽之处。相比之下,本次普查拥有得天独厚的外在条件,如方便快捷的互联网资源检索,信息完备、规则统一的全省古籍普查登记平台,高分辨率的拍摄器材,《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善本书总目》《中国古籍总目》《清代诗文集汇编》等晚近出版的大型参考书,国家和省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各种普查培训,以及各单位编目人员之间方便快捷的交流网络等,这些都是以前所不具备的。在此基础上,本次普查在版本鉴定上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尤其是对于古籍残本和丛书零种的版本,通过查询古籍普查平台上相关信息,核对其版式数据和书影图片,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落实。对于此前粗略判定年代的版本,如“清刻本”“清初刻本”等,也在仔细核对相似数据后作了尽量精确的判定。对于部分由于历次库房搬迁而拆散的古籍,根据版式、品相、书根字等信息重新合并,俾成完本。对于不同书被误订成一册者,将其区分出来并增加索书号。系统深入的整理,为将来对馆藏古籍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是我馆摸清家底的重大阶段性成果。

      其三,古籍人才的培养。本次普查由古籍部资深专家把关,以青年馆员为主力,前辈馆员学殖深厚、诲人不倦,后辈馆员虚心向学、进步神速,形成了古籍部以老带新、薪火相传的可喜局面,成为了青年馆员熟悉本职工作、提升治学能力的良好契机,为我馆未来的古籍工作储备了人才。在具体工作中,普查员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每遇佳椠美刻、疑难版本、生僻印章,大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协作模式。面对琳琅库藏,坐拥一邦重宝,馆员们感受到了前辈先贤的深谋远虑、用心良苦,体会到了“人”与“馆”互相作成、“馆”与“邦”互相反哺的道理,提高了作为古籍工作人员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凡此种种,虽属间接隐性的收益,但无疑会为将来我馆古籍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善藏仍须多读,守旧还要谋新”,在今后的古籍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践行梅冷生老馆长的治馆理念,善用先进的经验、技术,在古籍的库藏保护、数字化、深度研究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在《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之际,尤其要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图出版社、浙江图书馆、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等单位和浙江图书馆馆长徐晓军,浙图古籍部童圣江主任、曹海花副主任、陈谊老师、吕芳老师、秦华英老师,温州市图书馆胡海荣馆长、仇杨坪副馆长、吴谷副馆长以及潘猛补、王昀、陈瑾渊、王昉、王妍、陈瑞赞、高丰苗、夏静飞、潘莉莉、邵鸯鸯、王林琳、吴慧、陈伟玲等全体普查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

    温州市图书馆古籍地方文献部

    2017年4月2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温州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全二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pe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