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第15~32页第二、三章。
第二章《天空的守望者》讲述的是天文学的相关知识。早期数学大部分是为满足贸易及农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但也与宗教仪式及天体运行有关联。历法的设计、周期的预测以及天体图的绘制等等,这些都需要数学。关于天文学的知识,我看得很晦涩。
第三章《毕达哥拉斯定理》讲述的是我国所说的勾股定理。这一定理其实远在毕达哥拉斯出生前就早已广为人知。
比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00年)早1000多年,巴比伦人就已经知道了这一定理,并留有《普林顿322》的文献。巴比伦人使用了几何计算的法则来求代数方程的解,不过这时的代数是用语言而非符号来描述的。由此可知,代数思维的表征方式是由语言发展到符号的。
印度《测绳的法则》(公元前800年~公元前600年之间)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但没有给出证明,只是描述了一些实例。
我国在稍晚些的《周髀算经》(写于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00年之间)中也用几何论证的方式陈述了这一定理。
如上所述,这一定理实际上自古就已为人们所知。那为何能够以毕达哥拉斯的名字命名呢?我想是因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系统地论证了这一定理,甚至有成员发现了无理数。
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用一种巧妙的方法证明了这一定理——使用一系列构造方法,分别把以两个直角边的长度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转换成两个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合在一起构成以斜边的长度为边长的正方形。这一证明中没有用到任何数值。
我不禁在想,老师在执教勾股定理这一课时,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一定理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