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平山南坡实测过后,实习出野外进入了尾声,这三天的实习我也没有了最开始的激情与活力,不过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没出什么差错。
前天去黄院,天气闷热,实习的前一个小时,汗水很快就浸透了衣服,背包也被打湿了。站在一处小山上,有种快要窒息的感觉。不过那天实习时间过得非常快,一转眼就下山去了。
昨天是在周张公路边看岩层,天气阴凉,不过我对实习的内容已经没什么兴趣了,更多时候都在偷偷发呆。
今天是太平山北坡半独立路线,老师把我们送到了山脚下就走了,我们偷偷跟着二班老师半程,在山上整理完了野簿。今天一直在飘小雨,山上有一段极其难走的碎石陡坡,因为下雨变得更加危险了。除此之外,野簿也湿了一些。小雨细密斜织,山峦笼罩着轻纱般的雾霭,倘若今天不是实习,而是一次旅行或者探险,一定别有一番风味。但是实习的任务更加重要,我还没能做到把实习当做兴趣,所以总是感到无形的压力,让我无法全然享受细雨远山。
明天可以修整一天,后天有野外考试和室内考试,再之后就是小论文和大论文了。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实习都过半了。这些出野外的日子每天都差不太多,太有规律性。偶尔有几个晚上我能十点左右睡着,大多数的时候还得到十二点。好在每天下午都能补个觉,不过也睡不太好。每天都相对来说比较平静,我克制自己的纷乱思绪,让自己把很多事放在心灵的角落,假装它们不存在,换来短暂的安宁。
我尝试尽可能少地向谁索要什么,我尝试少向自己索要那些不可为之的妄想产物。
其实最近我也想了很多事,昨天和妈妈打电话,说到她同事孩子纠结去不去哈三中的事时,我忍不住说,其实不是说去一个好学校就一定有好结果。我理解每个人都想去那个有着金字招牌的好学校,当年的我也是无数为一个好学校努力学习的学生中的一员。但是到了好学校之后呢?自己的努力,学习方法,见到的人经历的事,都会影响那个最终结果,也会影响自己的人格。
可能一个好学校会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这是被很多家长看重的,我觉得也很重要。但是在好学校的积极氛围下,也有学不进去的学生。在差学校里,也有拔尖的人。我自然希望那个孩子能到自己梦想的学府去,不过走过高中一程,我也明白了一些琐事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还是得看自己的选择吧,自己也终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野外实习的这些天里,我深切看到了自己的孤僻。从小到大,大多数时候我都是独处度日的。在学校里有时候我可能除了上课回答问题,一天都不会说一句别的话。无人可说,无话可说。我确实看了很多书,在一个比较小的年纪就懵懂地读了很多“主义”,但是我并不太懂。
我时常把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归因于父母的教师身份、我对流行事物信息的闭塞、学业的压力等等,但是仔细想想,其实可能就是因为我这个孤僻的性格,与一切无关。
其实我也渴望友情,只是我总是忍不住把一切想的太坏、太糟。有时我看见几个人聚在一起,我会安慰自己说她们早就熟络了,不带我是正常的。我又看见两个见面几天的女生一下子亲密起来了,我可能会想,这是因为她们有很多共同话题,有更相似的性格,有更多陪伴的时间,有更投缘的感觉。
而我,我知道,我的周围总笼罩着一层忧伤、孤僻与防备。我希望很多人围在我身边,却不希望他们踏进我的世界太多我渴望一些联结,却又无时无刻不在衡量这些联结的必要性,最终我发现,我身边就快空无一人。
不过这也算是我选择的生活状态了,孤僻也罢,除去孤独的感觉,还有很多难得的清净。
我会思考,也许在我不断衡量一段关系的价值时,便已经走向一条死胡同了。我清楚地知道我总是想向他们要点什么,要一点帮助,要一点价值。在我觉得我无私为谁奉献的时候,可能心里就已经在想他们该回馈我多少了,然而事情却不该是这样的。
看上去是我强制开启了一段隐性不平等的关系,对面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不过我总会为有时的互助不对等而失望,如今看来,这完全是我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折磨。不是说你付出多少就应该被回报多少,若只是钱的交易,还有数目可言。情的来往,衡量全凭一颗心了。我自己既已做出那个选择,便要承担责任。无关任何人,只有我自己。
近来想明白了这一点,也便很少为这种事感到难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