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吗?”
“在不?”
…
如果评一个年度微信最讨厌用词,我肯定双手赞成这句。
我是最无奈这样,就想回一句:“我不在”
当然客户这样问,我还是热情回应:X总,我在的。销售本性和热情就在那句在吗中点燃。
但是昨天一件事还是促动了我,老板说:“你知道C客户吗?她说你挺高傲的”
还是第一次被客户这样评价。我又重新捋了下事情原由,C客户有这样评价源于微聊。
一big客户给介绍了一客户C(此客户是我司竞争对手),手头事情一多加了微信说了声hi 就没反馈了,我也就投入如火如荼的工作中了。后来那个big客户问我聊的如何,这才反应过来得有始有终,不能因为人家没积极响应就放弃。微聊的经过就是我先问C具体哪些需求(惯性思维认为竞争对手有啥好聊的),C好像反问了句啥,确实记不清楚了。我当时神态上已经开始有点小鄙视,最后结果就是C要在北京见面聊,回复北京同事要下周才有时间拜访,我自己要下个月才可以去北京,确实那段公司大部分非技术都在活动现场。C就以:“那就再说吧!”收尾。
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时间倒流,在微聊结束后我主动询问拜访时间是否可以扭转C对我的评价?或者直接拉北京的同事微信群先建立联系?再或者她回复完那再说吗,我赶紧电话沟通下。
没有如果。
反思:
1.微信就是工具,重要的事电话说,邮件留档。
2.不带任何主观色彩给任何客户贴标签。
3.专业、商务的职场用语。
4.做事有始有终,言而有信。
2017.8.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