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多年前,尝试地做了一些根艺作品,经历过从天然美到雕琢美,或者“七分天然三分雕”这样的创作过程的体验,我得到了美感的享受。
一到周末,就往成都有名的青石桥花鸟市场跑,山民在那会儿就会把刨出的树根,拿到市场上来卖。这时,早早守候在那儿的寻根人,便一拥而上,山民推着的自行车还没有停下来,寻根人就各人抓住树根的一截,象获得宝贝一般。待山民停好自行车,解开捆绑树根的绳索后,寻根人轰然“抢”下抓着的树根到一旁去“欣赏”去了。但很多时候,往往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抓住了同一大块盘根错节的树根,即刻就争执起来,可见爱根艺的程度不一般。其实,拿到树根的人也未必能“欣赏”出什么来,一般只要是材质好、色泽好、有可“塑”性的,立马讲好了就掏钱,从几元钱到几十元钱不等。这一轮“掏宝”过后,山民就把剩下的一溜摆开,一任意尤未尽的和晚来的寻根人,继续“掏”。
“掏”回来的“宝”多是常见的黄荆、杜鹃、紫薇等根材。根据根材,进行艺术构思,从直观感知到想象再到灵感闪现,再经过去皮、干燥、裁技、雕琢、拼接、抛光、着色、油漆或上腊等工序,便可完成一件作品的制作。最后是命名,它是画龙点睛之笔。
当然,我也尝试做过木雕。这个过程有点神奇:找到一截青杠木,按照杂志上的照片,雕琢了一尊晨睡中醒来的祼女,照片只有正面形象,而背面只能凭感觉创作;其结果,个人及朋友都觉得背面形象,比正面形象还艺术呢!
以下就是我的部分根艺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