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性命的分与合

性命的分与合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4-12-20 00:05 被阅读0次

孟子说,口嗜好美味,眼喜好美色,耳喜欢妙音,鼻喜欢嗅芬芳的气味,身体喜欢舒适,这些都是人的本性,但是现实生活中能得到多少,那是命运的问题,所以君子在这个问题上不讲性,不认为那是必然应该得到的,因而注重后天的修身,以改善命运。父子之间要讲仁爱,君臣之间要讲道义,宾主之间要讲礼仪,贤者追求智慧,圣人参悟天道,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这可以说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命中注定就必须遵循,但在这个问题上,君子认为那不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我们的本性就要求我们这样做,因此不会借口命运而无所作为,而是自觉地反诸求己。

可以说,修命是外在的功夫,外王,向外求;而修性是内在的功夫,内圣,向内求。

齐国有一个叫浩生不害的人问孟子:“您的学生乐正子,这人怎么样?”

孟子说,乐正子是一个善人、信人。

浩生不害接着问,什么是善,什么是信?

孟子说,思想意识上追求天理,以求道为乐,就是“善”;一言一行都能努力回归本心就是“信”;不断扩充善和信,举手投足都符合天理称之为“美”;不但自己美,还能成为大家的楷模称之为“大”;不但形象高大光辉,还能教化天下,那就是“圣”;圣人发展到深不可测的地步,那就是“神”的境界了。

孟子把做人的境界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有善、信两个境界;第二个层次有美、大、圣、神四个境界。孟子说,乐正子属于第一个层次,还没有达到第二个层次。

在《尽心篇》的第一章,孟子就提出“尽心知性,修身立命”的治学心法,核心就是知行同修,尽心知性是知,修身立命为行,就“尽心知性”展开,集中讨论了“自觉尽心”的方方面面,然后就行的方面,分别讨论了“义”,“身边的仁义之道”、“善政与善教”、“时中”“人生境界”等问题,以上各章可以说是分开来讲“性与命”。

到了第七十章,孟子则把“性与命”合起来,提出“人生有命,君子不谓性;人性皆善,君子不谓命”的修身主张,这就把开篇的治学心法进一步落到了实处,全面而又切中要害,为治学者指明了方向,然后提出内圣外王的两个层次、六重境界,这实际上是修身的六个阶段性目标。

【《孟子》简读之尽心篇013】

相关文章

  • 分与合

    一个基督徒问牧师说:“为什么基督教新教的教派,越分越多,而不能合并成一个整体呢?”牧师说:“因为,新教不像天主教那...

  • 分与合

    合是过错,分是错过。

  • 分与合

    《三国演义》开头就提到“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总结出了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规律。 其实分与合相互对立又统...

  • 分与合

    分字是两人之间用刀的而分 合字是两人用一口而慢慢愈合 分字用了刀多少都是痛的 合字用了口少不了都是口水泪水更有心血...

  • 分与合

    一味的纠缠使彼此厌倦不已 即使余恨终得了结也得累趴 想当初轻提缓注灌溉入心底 到如今开闸放水奔溃如决堤 一口气——...

  • 合与分

    周日晚上,儿子和我们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分房睡,没有人再陪他,自己一个人睡。 12点35分,儿子咳嗽了几声,爸...

  • 合与分

    《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为何而合,又因何而分呢?也许从《平凡的世界》里可以看出点端倪。...

  • 分与合

    大部分的拆分与组合,本质都是在trade off甚至不少明星大佬的离婚与结婚,也是在权衡即时的付出与未来潜在的收益...

  • 合与分

    1.从出生到一梦不醒,我一直在寻找合作方,只是你未曾意识到。 2.分再简单不过了,只不过合起来有点难? 3.我什么...

  • 3.30百合甜文

    -— 酒漉合集-— ᵀᴴᴱ ᴹᴼᴼᴺ ᴮᴱᴸᴼᴺᴳ ᵀᴼ ᵞᴼᵁ 百合甜文合集 我不想做你性命的插曲,只想做你性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性命的分与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vl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