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婚姻,虚伪与死亡

婚姻,虚伪与死亡

作者: Huntelaar | 来源:发表于2018-03-12 15:52 被阅读0次

       《克莱采奏鸣曲》,《伊凡·伊里奇之死》以及《三死》是托尔斯泰的三部经典小说。《克莱采奏鸣曲》描写的是一位俄国的绅士波兹内舍夫在早春的一架火车头上对一名乘客说出了自己从幼时到结婚到杀妻的全过程;《伊凡·伊里奇之死》同样刻画了一位政府公职人员的一生;而《三死》聚焦于三个生物的死亡,从希尔金的太太(一位贵族)到费尔多大叔(一位远方来的外地人,一位农民)到一棵倒下的树。 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这也许是恰当的,因为在他的一生中,尤其是从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死亡是另一个托尔斯泰的痴迷【1】。

          在这三部小说中,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便是死亡。在这6个生物的死亡中(我们不妨认为波兹内舍夫已死,他只剩下那一副躯壳),最令人动容的是那棵倒下的树。“最后,枝摧叶落,树枝下垂,树冠倾斜,轰然倒在了潮湿的泥地上。斧声和脚步声都静了下来。红胸鸲一声啁啾,向高处飞去…..树枝虽然纹丝不动,但却树影婆娑【2】”。在一片安静之中,那棵树倒下了,它死的时候没有悔恨和痛苦,也没有东正教复杂的礼仪为它祈祷。周围“鸟儿在密林里扑腾,彷佛在羞答答地窃窃私语,在诉说自己的幸福;苍翠欲滴的树叶在高处快乐而又平静地低声絮语,而那些活着的树的树叶,则在那棵树倒下的死树上满满地,庄严地迎风摇曳【3】” 。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如此的快乐,如此的美丽,彷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所有那些生物都是那么生机勃勃。所以那棵树真的死了吗?又或是它从未死去。托尔斯泰在1894年写道:“活着,这是什么意思?活着,意思就是:头发在不断地掉,牙变黑变烂,脸上长皱纹,嘴里冒臭味。甚至在一切都结束之前,一切都已变得又可怕又讨厌,胡擦乱抹的胭脂,铅粉,汗味,臭味到处都是,乱七八糟。我为之效力的那个对象如今在哪里?美在哪里?美才是一切呢。没有美,就什么都没有。没有生命。【4】”可以看到尽管《三死》创作于1859年,但美的概念却一直根植在托尔斯泰心中。活着是可怕的,它还不够美。托尔斯泰生儿育女13个却仅存活8个, 伴随着家人的死亡,他已经见过太多死亡了。那些死亡带来的只有悲伤,而像树那样的死亡是美的死亡,安静祥和而又快乐。所以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没有美就有生命,而拥有了美,那死亡还存在嘛。

         波兹内舍夫和希尔金的太太们的死亡来自于那悲惨的婚烟。婚姻一直是托尔斯泰作品中重要的主题,从《安娜卡列尼娜》到《战争与和平》到《复活》。悲惨的婚姻在他的作品里一直占大多数。让我们不得不认为这是对他和自己妻子索菲娅的影射,以至于索菲娅在帮忙抄写《克莱采奏鸣曲》气的不行。在那时,婚姻代表的是金钱,代表的是性欲。 男人主导的婚姻的局面没有改变。在《克莱采奏鸣曲》中,商人老头说:“可不是嘛,对女人就得来个下马威,把她给制伏了,要不一切都完蛋。”小说中的主角反驳道:“恩,那您自己怎么刚才还谈到,有些成了家的男人还在库纳温集市上寻欢作乐呢?“男人可以随意发泄自己的欲望,而女人只能待在家里接受欺凌和侮辱。这种不平等注定会造成波兹内舍夫和希尔金的悲剧。 波兹内舍夫和妻子之间没有爱情, 他把他们之间的争吵称为“这只不过是由于肉欲的暂时终止而暴露出来的存在于我俩的真实关系罢了。” 吵一架?之后的肉欲的缠绵就可以解决。可是久而久之,多么无趣。“哎!现在都叫人作呕,在互相说了一些最难堪的话语之后,会忽然间无言地相视而笑,于是便接吻,拥抱。。呸,多么令人作呕啊!我当时怎么会看不出来这事要多丑就有多丑呢…..”于是这让人怀疑真正的爱情到底是否存在。 “真是咄咄怪事,认为美就是善,这完全是一种错觉。一个美丽的女子说了句蠢话,你听了不会觉得蠢…..但长得很漂亮的时候,你又会立刻相信,她惊人的聪明和善良贤淑。”波兹内舍夫喊道:“你们说,婚烟是应该建立在爱情之上的,当我表示怀疑除了性爱以外这种爱情是否存在的时候,你们却用存在着婚姻来证明存在着爱情。可是婚姻在我们这个时代不过是个一场骗局罢了!”托尔斯泰在书里对婚姻和道德问题的描述,对性欲充满了批评的态度和对贞洁的提倡激起了一片反对之声,也难怪当初作为美国司法部长的罗斯福查禁了当初所有已经登出这篇小说的报纸【5】。同样托尔斯泰一生的挚友列宾也因为不能接受那部作品的哲学思想而拒绝为《克莱采奏鸣曲》插画。姑且不论托尔斯泰在《克莱采奏鸣曲》中的观点,从他1899年的最后一篇小说《复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托尔斯泰其实是相信纯洁的爱情的存在的。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便是明证。在杀死自己的妻子前,波兹内舍夫心中的魔鬼在对自己说:“这下我的痛苦就可以结束了,这下我可以惩罚她,甩掉她,出一出我心头的这口气了。于是我就出了这口气—变成了一头野兽,一头又凶恶又狡猾的野兽。【6】”长时间枯燥的婚姻和波兹内舍夫自认为正人君子的态度让最后的事态不可逆转。而克莱采奏鸣曲正是那最后的催化剂。对于波兹内舍夫而言,小提琴和钢琴之间狂暴的对话其实是一段别有意味的对话,令他心头窜起一股妒火,直至最终无法控制。【7】” 《三死》中希尔金的太太同样怀着对丈夫的怨恨离世。“死者的脸严峻。平静而又庄严肃穆。无论是冰清玉洁的前额,也无论是僵硬的嘴唇,都了无动静。她整个人都在注意倾听。但是,即使现在,她是否真的懂得这些伟大的诗句呢?【8】”悲惨的婚姻,不快的生活,对丈夫的悔恨这些都伴随着自己的死亡和诵经士的诗篇离去了。这悲剧般的死亡果真能洗掉自己的罪过,使地面更换为新吗,其中包含的更多是对宗教的思考。

          相对于波兹内舍夫,伊万伊利奇就明智多了。他非常清楚“夫妻生活实际上却是一件非常复杂,非常棘手的事…..如果遇到反抗和埋怨,他就一头钻进自己独立的,与家庭隔绝的公务之中,并从中找到乐趣。可是当长时间沉浸于公务之中,周围的虚伪便让伊万伊利奇无法忍受了。在伊万伊利奇去往彼得堡的途中,库尔斯克省发生了人事的更迭,这使得伊万伊利奇获得一项幸福的任命。这不仅使得伊万伊利奇官运直上,却也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在布置新房的时候,“有一次,他爬上一个小梯子,以便向怎么也弄不明白的裱糊匠说明他想要怎样悬挂窗帘,可是他失足摔了下去。不过他身体壮实,手脚灵活,没有跌倒,只是肋部在梯子边上碰了一下【9】”。在这小伤之后,周边的虚伪简直摧垮了伊万伊利奇。“伊万伊利奇最受不了的是虚伪,那种不知为什么被大家默认的虚伪,说什么他只是有病,而不是快要死了【10】”。医生虚伪的对他说他的病会好的;妻子和儿女们让他安心养伤却热衷于出门拜客,打文特的那些玩伴如奥楚蔑洛夫一般一直巴结奉承他,这些都让他感到这世界充满了虚伪。可是他却不知道在自己受伤之前,自己也跟她们一样,虚伪而又冷漠。可是为什么在自己将要死的时候才能认识到周围的虚伪呢。因为伊万伊利奇在死亡之前没有危机,在他心里带着虚伪的面具和其他人相处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何必改变自己呢?而在死亡之前,当伊万伊利奇在死亡的深渊前审视众人的时候,他看清了面具下的他们。因此他呐喊道:“我在步步高升,可是生命却紧跟着在我的脚下一步步溜走,终于万事皆休了,你去死吧!【11】”俄国那个社会的常态和人情冷暖让他“真希望能有人像可怜一个有病的孩子那样来可怜他。他真希望人们能像爱抚和安慰孩子们那样来爱抚他,吻他,为他哭泣。【12】”伊万伊利奇需要的只是真正的关爱。他开始回忆自己儿时的时光,那是最美丽最幸福的时光。可是之后呢,如波兹内舍夫一般,在周围环境的熏染下,他失去了自己,他们都成为了变色龙。 伊万伊利奇最后感觉“只有挚友挚友格拉西姆的精力充沛和精神焕发不但不使伊万伊利奇感到难受,反而使他得到安慰”, 格拉希姆是一个农民汉,可是在对所有人的描述,我们感到只有格拉希姆是真实纯粹的人,“他围着一条干净的麻布围裙,里面穿着一件干净的画布衬衫,挽着袖子,露出他那年轻有力的胳膊。【13】”多么鲜活,多么有生气,他给伊万伊利奇带来与其他人不同的感觉。可是他的身份呢,只是一位农民汉,似乎没有所有其他人的身份都高贵,可是他没有虚伪,他拥有一颗纯朴的内心。那些处于社会低处的人才是最美丽的人。同样的在《三死》中,费佳大叔在一片安静之中死去了。厨娘做了一个关于费佳下坑劈木柴的梦。多么淳朴勤劳的农民,其实费佳大叔并没有离去,他还是那个勤劳能干的大叔,那是所有那些贵族们都比不了的。在社会高处,那些满嘴谎言,虚伪贪婪的人永远不能在死亡时得到永生,相反只有那些善良的劳苦人民才可以,他们的死亡是快乐祥和的。 最后,在伊万伊利奇死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死亡是多么的快乐,取代他的是光明,那些痛苦都消失了。在那一刻,他所有的虚伪,欺骗都消失了。他回到了自己的快乐的童年,像费佳大叔一样走向了宁静。“死—完了,”,“再也没有死了”【14】。

    引言

    【1】Facing death with tolstoy, by Mary Beard November 5,2013, Facing Death with Tolstoy

     【2】《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p169-170.

    【3】《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p170.

    【4】《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p43.

    【5】《托尔斯泰大传-一个俄国人的一生》,罗莎蒙德-巴特利特,p346.

    【6】《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p80.

    【7】《托尔斯泰大传-一个俄国人的一生》,罗莎蒙德-巴特利特,p342.

    【8】《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p168.

    【9】《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p112.

    【10 】《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p135.

    【11】《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p146.

    【12】《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p136.

    【13】《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p133.

    【14】《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p154.2017.3.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婚姻,虚伪与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wp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