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更喜欢的是安娜嫂子陶丽的妹妹吉娣。
与安娜相比,她或许单纯了一些,但她的美丽和善良,为追求自我完善儿不懈努力的精神,确实是值得时节上的每一个女人学习的。
像所有青春妙龄的女子一样,起初,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就是像伏伦斯基那样风流倜傥,地位显赫,长相俊美的人,也因此他拒绝了深深爱着他的乡村青年列文的第一次求婚。
但也就是这一次拒绝,将她自己推入了进退两难的境界。其实,她也是爱着列文的,只不过,伏伦斯基外形的俊美和能言善道,更加吸引她而已。
当安娜出现之后,她惊恐的发现,伏伦斯基马上就转移了追求目标,甚至不顾吉娣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尴尬和痛苦,就奔向安娜了。
吉娣大病一场,和母亲去国外疗伤。在国外休养的时候,吉娣认识了一个被贵族收养的养女,并对她吐露了心声。吉娣觉得女人一旦被人玩弄了感情,那这个女人就一辈子没有脸面再谈出嫁,更没有幸福可言,更何况自己还拒绝了列文的求婚。
在我看来,正是在这个养女的劝说下,吉娣才开始明白了她生活的世界充满悲伤但也充满着希望,她不再像从前那样冲动,反而内心更加平静了。对列文的感同身受让她从心底开始有了这位不自信的男子的影子。也在期间,她学会了护理,知道用自己的技能,去为病痛中的人解除痛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三年之后,但她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成熟而更加有魅力的大姑娘了。她没有和任何人谈过恋爱,冥冥之中,她知道自己还在等待着列文,而伏伦斯基,只是她记忆里一多甘苦的花了。
列文鼓足勇气来找吉娣,再一次向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敞开了心扉。吉娣接受了列文,她们幸福的结合了。
结婚之后的吉娣,按一个妻子和未来母亲的准则严格的要求着自己,她竭尽全力的料理家务,帮助丈夫完成一些丈夫事业和生活中的事情,甚至帮助列文消除内心的自卑和恐惧,让他慢慢成为一个成熟而坚强的男人。
她还巧妙的处理了一个纨绔子弟对她的爱慕和追求,使她的丈夫不会因为害怕后院起火而陷入两难境地。她一心一意的学做一个母亲,直到孩子出世,又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那个可爱了小生命上了。
对于安娜,她由最初的夺爱之恨,转化为理解和同情,她和姐姐陶丽一样,对安娜所有的遭遇都抱有极大可能同情心,但她最后一次看到失魂落魄的安娜的时候,她的内心也充满了痛苦和理解,但作为一个女人,她又能怎么样呢。
吉娣是普天下大多数追求朴素、简单、幸福生活的女子的象征,而这样的幸福,不是靠攀附权贵,伤害别人,而极端分子追求个人成功儿得到了,而是要靠一颗良善的心,和一种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