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茂台的来历像一块天降神石!”
自从那位网友这样给我留言,我就像着了魔似的,那几天几乎魔怔般想着“羊茂台”。
说实话,“羊茂台”在我印象中已经很模糊了,已经早已不记得它的模样。
临近春节,忙碌的工作冲淡了魔怔的心,让我回归正常,可寻访“羊茂台”的计划却逐渐清晰。
01
不知道你读过《秘密》没有,它里面说,你心里想什么,就会吸引什么。
还真对!
我正想着寻访“羊茂台”计划,好消息就送上门了。
一位朋友转发消息,春节“免费”游鱼山,真是困了送枕头,想么来么。
毫不犹豫就按提示关注公众号,填写信息,票“十人”起订,但票款仍是“0”。
订了票,下班回家,跟家里人一说,儿子和妻都支持,就约定了大年初一去爬鱼山。
02
初一那天,虽然有霾,但并不冷。
我们一行六人,十点半左右到的,先去的西门。一个人也没有,看大门旁边有个指示牌,箭头指向北,写着“前行二百元右转”。
才知景区改了进出的大门。
折返回去在丁字路口右拐,拐过去便看见人头涌动。
到了景区门口,把车开进了停车场,转了一圈,没找到车位,只好把车在稍远的一个空地上。
03
进景区并不麻烦,只出示了下订票信息,便顺利进入了景区。
之前来过很多次,但从现在这个门进,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一切看起来很陌生,便来到景区地图跟前,查看行进的路线。大致看了下,便和家人一起汇入了前行人流中。
虽然疫情已经放开,但绝大多数人都戴着口罩。
向山上行了不多远,孩子奶奶因为腰不好,妹妹便和她停下了。
父亲虽然腿脚这段时间没锻炼有些不利索,但还是坚持和我们一起爬山。
04
山并不高,海拔据说只有87米。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传说,鱼山是玉皇大帝的义女鱼姑的封地,山上建有鱼姑庙。每年桃花盛开,各地的鱼儿便会汇聚鱼山,朝鱼姑朝拜。
曹植在东阿任职期间,患重病奄奄一息,鱼姑为其赠药并点化他,要振奋精神,为政一方,造福百姓。
曹植服药后,沉疴即去,精神大振。依照鱼姑之言精心治理东阿,让东阿很快成为富庶之地。
后来,他想起鱼姑说住在鱼山的话来,便去寻访拜谢救命之恩,但到鱼山下,村里人告诉他,村里没人叫鱼姑,只有山上有个鱼姑庙。
他爬上山,进到鱼姑庙里。惊呆了,这鱼姑娘娘不就是救治自己的“鱼姑”吗?
感念鱼姑娘娘大恩,他请人修缮了鱼姑娘娘庙,为她重塑金身,还在鱼姑娘娘庙不远的“羊茂台”上筑了一间草屋,时常在此饮酒品茶读书吟诗作赋。
一日他酒兴大发,喝得酩酊大醉,便在羊茂台上睡着了。睡至半夜,忽闻天空中仙乐飘渺,梵音袅袅,皎月当空,星河灿烂,似有仙娥当空歌舞…
醒后,便用笔记下了这玄天音律。
史书记载,三国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陈思王曹植游鱼山,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太子瑞应本起》始著《太子颂》(今浴佛赞)而“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传为后式有六契的“鱼山梵”或“鱼山呗”,后世简称“梵呗”,现全称“鱼山梵呗” 。
05
走到半山腰,父亲腿脚比开始登山时灵活了许多。
我搀着他,他爬的比我还快。后来是我要求歇会,他才停下来。
歇了没一会,他又开始爬山。很快便到了山顶,可以感受到他的兴奋之情,他应该很久没这么高兴了。
站在鱼山上,看着旁边的悬崖的防护栏,他给我们讲四十年前的那次登山的经历。那时他是来拉鱼山石烧制的石灰,顺便爬上山顶看了看。巨大的的变化,让他唏嘘不已。
听他讲完,我们便继续前行。
山顶的那个亭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拆掉了,只留下亭子的基石还在。
那个地方原来是看东平湖与黄河二河交汇的,甚为壮阔。尤其是两股水流,一清一浊,也泾渭分明,截然不同的。如今被寺庙挡着,看不到了。
06
走过残存的亭基,便开始了下山。下山的路上有三个景点:
一谓穿阳洞
据说冬至这天,下午四时,阳光直射洞底,溢光流彩。
二曰仙人脚印
据说为“八仙”慕曹植之名,驾临鱼山,吕洞宾、何仙姑在此留下足印,铁拐李则留了个拐印。那些印迹,真个是栩栩如生,尤其是那最小的,象极了“三寸金莲”!
三为浴仙池
据说何仙姑曾在此沐浴戏水。池的上方是一地质奇观,现命名为鱼山南褶皱,形成于一亿年前。
07
下山便到了碑林,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墨宝赠予鱼山,凭悼曹植。
有一片专门辟出的碑林,多为日本朝拜曹植志纪之碑,每年日本佛界都会来祭祀曹植,便是因为曹植创立的“鱼山梵呗”。这也恰恰证明了曹植“鱼山梵呗”创始人的地位。
08
穿过碑林,便来到了“八斗才”东阿王曹植的安身之所。
墓坐东朝西,临山而建。墓门现已封闭。很多年前,那时墓门只用两扇木门一把锁掩着。村里一房姓老人在此看墓。
我曾经进入过两次。都是外地有朋友慕名而来,通过关系请老人家开门,才进到里面的。
里面很暗,借助手电筒才能看清,墓室里面用土封住的。
听老人讲,墓室虽然考古过了,也出土了一些文物,据说还有尸骸,但尸骸后来没人知道去了哪里,成了一个不解之迷。
但那不是真正的曹植。他边说边用脚跺墓室正中的一个地方。说也奇怪,那个地方跺上去,发出那种“咚咚”的空洞声音,你离开一点,便是那种实地的“叭叭”声。
这让人联想起民间的传说,真正的曹植墓在悬在河中央呢。那个空洞会不会就是通往河底的墓道呢。
当地有一句民谚,“挖我曹子建,淹你一百单八县”。据当地资料记载,那年曹植墓考古,真的下了半个月的雨。
09
墓的旁边,是一新一老隨碑亭。隨碑现移在新隨碑亭内。
这块隨碑,是曹植墓最有价值的文物,其价值无法用钱来衡量的。
这通石碑有着极不平常的经历。资料记载:
它是一通首体整石结构、圆首方座的石碑。碑首刻有一龛,内有浮雕一佛二菩萨,面部残存。
据碑文,北齐皇建二年(561年),曹植第十一世孙曹永洛等表贡孝昭皇帝,“亲训圣诏”、 “蒙敕报允”,在曹植墓侧为曹植“复兴灵庙”、塑像、树碑。至隋开皇十三年(581年)竣工。
据专家考证,到唐武则天执政期间,庙宇被破坏,石碑被推到,后石碑滚入山下大清河道。直到清朝初年,由于疏通大清河,人们从淤泥中把石碑捞出,才又重现于世, 归放到曹植墓前。
这通石碑碑文的书法艺术,在我国书法地位十分重要。清朝名人王士祯说:“书法杂用,篆隶杂用,甚古。”康有为也对此碑书法有专评。
10
看完隨碑,巡着景区指示牌,才来到让我近乎“魔怔”的“羊茂台”。
这是一组景点:
最先到的便是“羊茂台”,冬日的“羊茂台”确是十分孤寂的,夹在几颗光秃秃的树中间,从哪方向看,我也都没看出他茂似“羊”来,倒是儿子发给我的一张照片,有点神似。
从上面看,“羊茂台”很平,确实适合在上面读书的。现在的鱼山,已经物是人非,远不是三国时代的样子了,我们无法想象曹植生在上面读书的样子。
但从“羊茂台”旁边的洗砚池和梵音洞来看,我们倒可以想象一幅场景:
已经心灰意冷于政治,转向寻求“老释”之术避世的曹植,在自己的封地有这么一块“世外桃园”,令他欣喜。
山上的鱼姑庙便是他对“洛神”托语,以逃避来自魏皇朝的无妄之灾。
山间的梵音洞便是他避世修行之所。白天他在“羊茂台”读经书,品茶吟诗作赋;夜晚,对月而饮,邀嫦娥,梦洛神,伴鱼姑,感神制,作梵呗;
面对“羊茂台”,我确实百感交集,有一瞬间,真的愰若时光位移,我即曹植,曹植即我。
也许“羊茂台读书”,就是冥冥之中我与“羊茂台”的注定吧!
11
在梵音洞,我独自呆了好一会。
去感受哪怕片刻的连通,可是却没有在羊茂台的那种愰若隔世的感觉。
怕父亲他们等,我不甘心的从洞里出来。
陪着父亲一起去了曹植纪念馆。
本不想进去的,怕父亲自己不安全,我买了张票也进去了。
纪念馆里展示的就是曹植墓里出土的文物,在提倡薄葬的三国,曹植的随葬物品真的有点寒酸。
仅有一把青铜剑还是配得上他的身份,那些陶制的鸡鸭鹅们,这怎么能是一个诸侯王的陪葬呢?
12
回程的路,有个小插曲,另文有叙,在此不再赘述。
从山顶原路返回,发现了一个惊喜,一块奇异图案的石头。
你能看出有什么门道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