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大学,一位挚友与我提起她曾经前往云南支教的经历,那时候敬佩崇拜到不行,只是整个大学我都没有去参与过这类似的事情,那时候还说和她一起去云南看看她以前支教过的地方,工作后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也忘记她曾经说过的支教地名,只是当看到公司发出公益活动中有云南的时候,我立马报名了,为了防止之后工作有事,或者报名人太多不能报名成功,我选择了一周后出发的双江。
一如既往,在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前,我不会去查关于它的很多资料,只为体验在第一眼见到时的惊喜魔力,也不知是好是坏,毕竟如果能在去之前有更多的了解,便可以萌发出更多的感受,但随心便好。
周五请了一天假,七点多的飞机飞往昆明,于是早上五点钟就起床匆匆赶往,到达昆明十点多,提前看好的三十度温度,结果到达后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由于不愿坐十七个小时的大巴,我们暂且在昆明停留,第二天转机双江,倒也留给我们半天时间能够在昆明逗留,感受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
一场跋山涉水的公益之行公益行(一)
周六一大早坐上了从昆明到临沧的飞机,临沧的飞机场很小,正好只容纳了我们这一架飞机,除了机场,我们坐上了一辆由公交车改成的机场大巴,前往临沧县城,从临沧到双江的大巴并不多,每一辆只能容纳18个人,虽然八点多就到临沧县的我们,只能等到十一点半才坐上了前往双江的大巴,还去吃了当地著名的米干,发现原来米粉在全国各地都算特产,只是名字不一样,由于早上起的太早,所以从一路睡到了双江,还把行李落车上了,还好酒店离车站很近,很快便拿回来了。
和我一起住的室友是从江西一所大学过来的大四学生,虽然是和我同龄,她这次参加这类活动,跟着经常一起参加公益的好友过来,不过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交集并不是特别多。在小睡了一会后,我们打算去镇上买上几本书送给明天要去家访的几名学生,然后再觅食当地特色菜肴。县城不是很大,走了一会就到了当地唯一看到的新华书店,发现原来新华书店也跟上了时代的潮流,可以在里面点一杯喝的,然后坐在窗户前慢慢看书。找寻了一会,我买下了一套《平凡的世界》丛书巨顶送给明天要去探访的一对姐妹,买了一本《人类简史》送给了另外一个女生,这几本书其实也是我认真的思考挑选的,在我一路成长的过程中,这几本书还是给我带来了思考和一些意义的东西。所以我也希望她们也能够从中收获一点东西。
在街上转悠了一会后,我们找到了一家路边小店,老板见我们是外地来的,还特意给我们推荐了几个小菜,既是当地特色,我们又可以接受,味道确实不错,老板已经给我们弄成了微辣,可是还是有点辣,这次真正在云南才了解到原来我们总说湖南,四川能吃辣,发现云南才是王者呀,我们都是钻石,后来还在当地人的口中得知,原来他们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把最辣的那个辣椒粉直接放水里,然后喝,我只能想象一下了,因为真的太辣了。
吃过晚餐,公司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岗位的志愿者一起集合在了酒店会议室,当地的教育局负责人和学校的老师还参与了我们的会议,为我们介绍了双江这座城市和学校的一些情况,并进行了感谢,突然觉得这次公益行更加的正式和严肃了,在基金会负责人的展示的PPT上,我才了解到原来我们的公司不仅仅只有各种业务,还在全国各个地方资助贫困学生上学,也在各个贫困山区建了很多的小学,还帮助一些生病的家庭解决困难,每年公司基金会的同事都奔波在全国各个省将爱心传递,这是我从未了解也是第一次接触的事情,也许我们不能和更大的公司去比较哪家公司投在公益上更多,但是都在尽各自所能去做一些事情就已经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了。
公益行(二)
此次需要走访的乡镇
由于我们要走访的地方都离市中心很远,基本都在偏远的山区里,每个小组的都有不同的任务,所以我们一大早就起床了,由于山区很多地方小汽车不能进入,所以原本我们的计划是租一辆摩托车前往学生家里,但是当地学校真的特别重视公司的资助(应该是当地学生各个资助活动项目中给予金额最大的),所以学校派了几个老师和乡里教办的负责人与我们前往学生家里,后来发现这真是一个太棒的决定了,虽然麻烦了当地老师,但是如果是我们只身前往,可能完全找不到学生家里。
我们小组选择了很偏远的忙糯乡,其实纵观这个地图,发现这里的各座山或者乡镇的名字都还挺有意思的,不能猜测来源或者去解释含义,我们一共两辆小汽车一同前往,我和H与乡教办的老师同一辆,另外一辆则是双江一中的两位老师。
我坐在副驾驶,一路欣赏着周边环境,聊聊双江这边的故事。云南的天气很好,不过就是温度一会热一会冷的,我只能一会开窗一会关窗,路上很多的茶园,还有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植物,之所以称为植物,是因为我以为花还没开,结果原来花都已经全部凋谢了,若是没有凋谢,我想这油菜花的壮观景象远远大于现在所熟知的油菜花景点了。
为我们带路开车的老师们都是当地人,都是在外求学后,回到家乡开始教育事业,由于当地紫外线确实特别强,而且很少人会使用遮阳伞,防晒霜,所以大家普遍比我们黑很多度,还经常看到路人肤色可能确实和正宗的非洲人没有什么两样了。行驶了三四十分钟后,开始拐弯进一条道道,并开始走上坡,往山上行驶,看到志愿者群里已经小组开始家访了,心想开始说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原来其实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然后我便问老师学生家是不是就快到了,结果老师说我们还在临沧市,还没到那边,我内心一惊,这都开始上山了,还没到,这真的是翻山越岭呀,在老家那边可几乎没有什么人住山上的,于是开始了山路十八弯的各种绕,幸好我已经练就不晕车的本领了,有些同事听说吐了一路。
山上的路恰好能容纳两辆车并排行驶,老师说这些路是这两年国家的脱贫政策修好的,不然已往车都不能开进来,只能走路,现在的家里面都有摩托车了,大家也开始有代步工具了,一路上也未见到公交或者大巴,而路是否也没有尽头,但是看着这路湾这么多,还各种上下坡,骑摩托车也是一件挺危险的事情,开了许久也不见也不曾见一户人家,只是从一座上开到了另一座上,越开越高,但远处只有更高的山,又过了许久,老师指着远处一座山说,就快到第一个同学家里了,那个同学家以前住的可偏了,还在山的那边的下面,下车后还要步行一个小时才能到,这两年在国家脱贫政策下,搬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