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也读《那人那山那狗》

也读《那人那山那狗》

作者: 邹戈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18:59 被阅读0次

                                                                                      也读《那人那山那狗》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出生在平江这样一座城市,自然内心也会寻觅家乡文化的深厚积淀。因故,也会拜读家乡一些名人的大作,诸如人物传记、县志历史、古诗文等。但是彭见明先生的小说,直到现在才拜读完,实是不该。

        书中的山、书中的人、书中的狗,不正是最美平江乡村的真实写照嘛?那厚实的敬业情怀、那厚重的父子情深、那执着的坚毅,不正是源自最纯正乡情的升华嘛?行走、生命、时代始终贯穿在先生书中,勾勒出一部隽永深刻的乡土巨著。

    行走的人生。先生安排一对生活于不同时代的父子两人同时送信:蜿蜒闭塞的山路需要父子二人共同行走、 而这对父子又是有着不同性格、不同人生观、不同价值观的个体,性格的差异决定了矛盾的潜在存在性;加之两人行走时间为三天, 里程为二百余里。那父子情深就写满了在那枯燥、遥远、铺满劳累、艰辛而又充满情谊的路上。父子两人共同行走的旅程是一次交接的过程,是两种生命个体对话的过程,是两代人不同价值观碰撞的过程。作者在书中贯彻了一个哲学概念即“生命就是他的追寻过程和创造过程,生命的意义并不在那个最终的结局上面而在生命的过程中,当生命把它所追寻所创造的全部内容都展现出来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实了。小说中的父亲至死不渝地忠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风雨兼程地行走在送信的路上。 如果说这仅仅只是一份工作那么父亲便是一个忠实的工作者,但小说要表达的不仅仅是这一点,更是一种行走与追寻的状态,父亲靠行走让自己“ 心里踏实 ”。在行走中,父亲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与生存之道,父亲在价值观念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支局长看定老人,说:你退休吧!老人急了:“我还能 …… ”。于是,他在永无止境的山路上行走,一走就是数十年,这种无止尽执着追求的精神一直为人传诵,鼓励人们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己美好的追求。小说中的父亲毕生行走在没有止境的邮路上,恰如夸父行走在自己信念的道路上,不懈追求,不论结果。从这个角度看,父亲是一个“行走者”,更是一个 “追求者” 。

    生命的寓言。小说安排了生活于两个不同时代的父子俩交接工作的过程,儿子接替父亲的职业,相当于是生命的一次轮回,是人生之旅上一次质的转变。父亲的生命价值已在数十年风雨兼程中得到体认,这种对生命价值的确认带来的是父亲内心的满足,他坚守的信念是:“不要贪快哩,路要均匀走,远着哩。暴食无好味,暴走无久力哩 ”。因此,往复行走在枯燥单调的邮路上,心安而踏实。当儿子接过父亲肩上的担子 , 并带着新奇与忐忑心理踏上这条旧邮路时,父亲内心被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充溢:他希望自己的价值将在儿子的身上得到延伸,但同时又不忍儿子重走自己的老路。由此使读者感知,“生命的价值是在时间的轮回中获得一种固有的常态,成为一个可以延续的有机体,而不至于完全脱离时间的印迹,显得支离破碎。” 正如尼采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中所说万物消灭了万物又新生了;存在之身永远建造同样的存在之屋宇。万物分离而相合, 存在之循环对于自己永久真实。万物去来,生命在传承中体现价值,又在交替中传递价值。永恒是相对此刻而言的,此刻往前的过去是无限, 往后的将来也是无限。过去、现在、将来构成了永恒的时间。无论是父亲回想的已行走的生命历程,还是儿子正在继续完成的这一状态,都是一种生命的轮回与继承。小说最终依然是“我”和老二在那布满绿的山路上向深山远方出发、行进 ,“ 一支黄色的箭朝那绿色的梦里射去。 ” 故事从回忆开始,生命从过去走来, 在时间的 “绵延”中,“ 这本身就蕴含着一个有关于现代 、 有关未来的超越趋势和时间向度 。

    时代的寓言。小说的主题在于揭示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对事业的忠诚以及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创新、发展。日复一日的跋山涉水过程寄寓着父亲对事业的忠诚 , 对老百姓尤其是困难老百姓的关爱以及对是新时代 (下一代 ) 的殷切期望。而作为儿子的“下一代 ”也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忠诚于工作岗位,用心继承着父辈的事业。小说恰到好处地诠释了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新老两代人接交班的过程:老一代在辛勤耕耘中支撑着社会前行, 但年衰力竭终究违背不了生命的自然规律,新一代接过父辈的承担, 继承前辈的事业, 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如此,小说便从一条 “ 路 ” 的寓言引申到一个“时代”的寓言, 内涵由此愈显厚重。父亲象征的是一个已逝的时代, 儿子象征的是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者之间有观念的冲撞,有思想的隔阂,但更多的是文化上的传承,精神上的坚守以及对未来的探索。另一方面,“时代” 的寓言也象征着以 “邮件送信” 为通讯方式的时代即将过去,“邮件送信”成为文明发展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邮件送信 ”曾是上个世纪在电子信息产业不够发达的时代里广泛使用的通讯工具, 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是人类文明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小说花大量篇幅写送信的经过一方面是对这种传播方式的认同, 另一方面也是对这段以邮件送信作为主要通讯方式的历史阶段的缅怀 :时代在发展,时代必将前进;文明将传承,文明必将发展。小说中以“儿子”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已开始质疑这样的通信方式,从而表达人们对新时代的向往。从这一点看来,在人类通信方式发展之旅上,“邮件送信”俨然成为一个拐点,成为整个“时代”脉络中的一个结点,它所昭示的人类文明形态不会停止,时代将继续向前发展,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先生之大作,亦映照平江之现实。然,时代的发展,先生书中之营养,未为乡人汲取之三分。现实喧闹,独品先生之书,如此甚好。

                                                      戊戌狗年五月于平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读《那人那山那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bw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