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讲的是“产品”,按照“发现问题,描述清楚,转化需求,进而任务,获取支持,发起一群人,完成任务。主人翁心态,跟踪、维护它”的思路,接下来应该讲怎么发现问题才对啊,怎么问题都没有,就直接跳产品了呢?这个植入有点硬,姑且这么看着。
开篇就来了定义:“产品就是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接着就讲讲围绕这句话三个关键词“某个、问题、东西”展开的内容中,给我留下了印象的部分:
"某个”说的是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定位一定要清晰。个人觉得定位应该是渐进明细,各阶段的定位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但规律应该是越开始定位越要精细聚焦到点,然后逐渐由点提升覆盖到面,然后面越来越广。
“问题”又分出三个关键词:用户、需求、场景。用户:同一产品的用户可以是多人,多人之间的诉求会存在冲突,所以产品要考虑诉求满足的优先顺序;同一产品对应用户角色可以是多个,比如客户和终端用户,客户是付款的人,终端是使用的人,彼此的诉求也是有差别的,要区别对待。需求:不光要听到用户说要什么,还要听到用户没说的要什么。这个就需要用小白思维why why why地深挖。场景:不同场景下同样的用户同样的需求对应的产品是不一样的,所以具体的产品设计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场景;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移动时代本身就带来了这个时代特有的很多场景,比如随时随地在各种环境下使用、移动端& PC端的差异等。
“东西”,就是针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上面讲的都是产品的定义,接着讲了产品分类,说实话,为什么要在这里讲分类,我开始不是很理解。但看了拓展材料《启示录》里面有一句话,“用户数量过百万后,产品经理不可能再逐个研究每位用户,只能按典型特征将用户分类,抽象出有代表性的用户类型(人物角色),加以分析。”套用到这里来理解,分类就是因为产品数量过多而采取的一种简化的基于特征的分析方法。然后结合《启示录》和《人人2.0》一起看,发现这里的分类更多的是一种看待和分析产品的角度:产品与用户的关系(单点:用完即走;多边:平台,要注册,人与人多方social;单边就不是很理解了:打电话?啥意思?上课时问问)、用户需求分类(按需求模型来分)、用户类型(2B还是2C)、产品形态(硬件、软件等)等等角度。看懂分类的用意以后,再看看作业中提到的“通过产品分类,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个分类应该就好理解了。
大家可能觉得写的干货太少,没错,我故意的。因为怕摘抄原文过多,苏大告我侵权啊!有啥不明白的留言或者去《人人2.0》找答案吧!握手,撒花 ^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