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

作者: 江湖皆是好去处 | 来源:发表于2020-07-19 11:09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北方的雨水也比往年要多。

    常去的那家书城被划分成几个功能区域。除了摆放各种书籍的主功能区,还有办公区、活动室和画室。

    从二楼的木质栏杆处向下看,正好是画室,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区域。有老师正在点评学生的画作,货架区域摆放一些手工制作的玩偶、画笔颜料、家居摆件,大都以卡通形象为主。

    正是周末,有很多孩子。一个约摸五六岁的女童在人群中格外惹眼。

    齐刘海儿,两个小辫盘成松软的发髻别在脑后,肤色白皙透红,宽松条绒背带裤搭配白色小T恤,果绿色的袜子点缀有毛绒饰品。

    这是个软糯灵动的可人儿。这身装扮应该是她身旁母亲的“杰作”。

    图书区域的人明显少很多,有很多空的位置。

    看一本描述关于女性内心的书,故事情节并不复杂,通篇表达的意思却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这会给没有类似经历和体会人带来疑问,即使读完整个故事,依旧疑问重重。

    我没有疑问,我能够理解书中所描述的关于女主人公的种种看起来不正常的选择和行径。其实她只是在反复寻找和确认存在感,用自己需要的方式。

    书中描写她和丈夫、孩子去看望母亲。那个她长大的地方依旧狭小、肮脏、丑陋。但生活环境并不是影响其成长和性格塑造的主要因素。

    而是与她关系最为亲密的母亲几乎从未给予她基本的关心和爱护,反倒总是嘲讽和打击,甚至只顾自己在外快活,置年幼的她不顾,让她时常饱受饥饿和恐惧的滋味。

    她没有存在感,她没有被需要感,即使成年后有了优秀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依旧如此。

    童年的匮乏一如幽深的洞穴,不仅无法被填充,甚至像一个源源不断地发射负能量的磁场一般,对她成年后的生活不断给予错误的、不正常的、疯狂的指引和暗示,令人难以自控。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对楼下那个女童印象深刻的原因。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幸福稳妥不一定非得物质和金钱十分充裕,最重要是父母的呵护和关爱。这对于她人格的塑造和对世界的最初认知基础将会有决定性影响。

    成年后择偶时,也会倾心于干净、体面的关系和淳朴、稳当的男人。即使不会明确知晓,但潜意识里她值得自己配得上,值得拥有一切美好和善待。

    合上书时,窗外夜色暗沉,烟雨濛濛。

    从一楼通往二楼是有坡度的宽阔台阶,木质地板铺成,右侧是嵌入墙体的高高矗立的书架。

    经常看到有很多人在这里拍照,或坐在台阶上,或依靠在书架前,把书当成摆拍美图的工具,把这里仅仅当做打卡签到的又一个地点。

    我喜欢这个台阶,可是我从来没有坐在这里拍过照。假如有一天,我读完这里的书,我想我才会有资格留下一张照片。

    回想起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在大学,只是偶尔光顾图书馆,并没有认认真真度过几本好书,更多时候只是把那里当做自习室。

    大约是五六年级前写作量逐渐增加时,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思考不够用时,知道这样“凭空”写下去会很快把自己“写空”,于是开始读书。

    这期间,对于读书的认知也经历过变化。

    由起初仅仅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积累词汇量而阅读。现在“读书”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和个人习惯。如果说依然还存在一点“功利心”的话,那就是为了保持内心平静,戒骄戒躁。

    时常有人问我,看你的文章,感觉你是不是读过很多书。我说,“并没有,只是看过一些书”。这是诚实的回答,并非矫情。

    读历史、读人物传记、读小说、读散文……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无知,越来越觉得自己学识不够,写作的水平似乎也没有提升多少,还有那么经典好书没有读过,还有那么多智慧结晶没有了解到,我还算不上一个“读书人”。

    胡适先生谈及读书时,说过一句:“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的欢喜。”

    就以此来勉励自己吧,在这样一个沉静的雨天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雨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dl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