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德国公司。那个时候,还勉强算得上外企的好时候,我也稍微品尝了一下大外企的各种风土人情。
最具特色的风情就是一个办公室就是一个小小的联合国,更别提到部门、业务部、公司层面,每个国家的人都有。而在总部,更是很多第一次听说的国家的人。例如,跟我对接工作的一位女士是罗马尼亚人,在我离开德国的时候还送我一盒特别美味的手工巧克力,我到现在还记得她。
起初,我被这种“多元文化”的工作氛围深深的吸引,也深深的为自己能在这样“国际化”的工作氛围而骄傲。多炫啊,多少奇闻逸事在办公室的格子间流传,连本来应该枯燥的工作看起来都带有梦幻般的色彩。
渐渐的,事情慢慢的开始不对起来。先是亚洲的一些国家的同事纷纷主动或者被动离开,再就是欧洲的同事任期到了纷纷被召集回去,最后,连大老板都换成了华人。一位印尼的同事在离开的时候,发了一封特别诗意的一句话,具体不记得了,大意就是,人生是一场遂不及防的意外之类的。而在我离开之时,一位德国同事召集同事们给我送行,即将离开的他也深深的感叹:我们只是在进行国际打工而已。
后来又换了两个公司,总体那种联合国形式的氛围越发的少了。基层员工全部换成本地化,越便宜越年轻越好,领导们清一色本地人,连台湾、香港、新加坡人之类的都很少,这在以前是不可以想象的。当然,一方面说明中国员工素质提高了,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成本的压力下,洋鬼子们来中国插队,想攫取高额的工资,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当双方都不能从这种国际打工中获利,那么,这种国际打工是慢慢的消失的。
有一年,我实在厌恶了公司的工作和在中国的生活,正好有一个大马的工作机会找上来。我还严肃的去面试了。对方领导是个颇有经验的国际打工华人,从美国到加拿大,再到德国,最后到了大马。面试之前,我跟他们夫妻两吃饭逛街聊天,谈到行业和职业发展,他也提到了:只不过是在国际打工而已。席间他妻子一直在向我询问魔都的生活情况,包含房价和孩子读书,感觉他们还是很想回国的。尽管他们也带我去了当地最豪华的楼盘,比那个现在在国内宣传的绿桂圆的位置要好的多。最后面试,他们要了我。最后,我还是没有去。当然,钱没有给到位也是一个因素,主要因素还是觉得:只是一个国际打工而已。
在我年轻的时代,国际打工是特别时髦的,外派,拿美元,子女读书,有的幸运还能拿到绿卡或者居民证。现在,好像没有谁会为去国外工作而觉得光荣万分。毕竟,大环境下,市场在中国,需求在中国,政治稳定,资产飙升。留在国内的都纷纷进阶。
我听到的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公司的marketing director 前几年把香港中环的房子卖了,外派到美国大村去买大house。然后,本地化,他又被赶回香港,只好到新界的偏远郊区买个小房子。
本来题目还有后缀:外国的月亮。
下期再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