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是一面镜子》随思随写~2
古罗马的一位诗人说过,“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光景,最大的感触就是“少无大志”。只要遵从家人的安排,“当上一个小职员,抢到一个饭碗,浑浑噩噩地,甚至窝窝囊囊地过上一辈子,算了。”
而真正“从自卑到自信,从不认真读书到勤奋学习”,是在山东北园高中时期第一年级第二学期考试后。季羡林是全校唯一受到校长嘉奖的学生,奖品是当时校长的墨宝——一副对联和一把扇面,极具经济价值。
这次嘉奖,从心理上和行为上都对季羡林产生极大的影响。心理上,他认为,“自己即使不是一条大龙,也绝不是一条平庸的小蛇。”行为上,“眼前的北园,荷塘纵横,并不缺少虾和蛤蟆,然而我却视而不见了。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我现在成了回头的浪子,勤奋用功的好学生了。”
从我从教多年,阅生无数的经验看季老的这个转变,那真是太太谦虚了。
所谓“浪子”,不过是把别人苦读的时光“浪”在池塘,捉蛤蟆摸虾,或者干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比如看闲书、凑热闹、打架、闲逛,这是每个八九、十来岁的男孩子的秉性。真要是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地学上个把小时,倒觉得少了孩童的天真趣味,不太正常。
从另一个角度说,有些孩子是天生适合学习,适合考试。这似乎与智商有关系,毕竟学习知识是需要一个聪明的脑瓜来作为先决条件。
但又不是完全和智商有关系,你看很多成绩优异的孩子并不是“头悬梁,锥刺股”,一副苦哈哈相。相反,他们当中很多作息时间规律、业余爱好丰富、性格活泼,边玩边学,都不耽误。他们“会考试”,可能和某些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自我剖析、领悟力等有关。这没法解释清,老师通常会有一个颇具说服力的讲法,爹妈生的好。
像季羡林这样,一旦顿悟就一日千里,轻轻松松甩同学几十条街的天才,是多少老师梦寐以求的优异学生。所以,高中三年甲等第一从未旁落,也就不足为奇。
“千里马”的养成,也需有伯乐来识。王寿鹏校长就是这个伯乐,也可以说,是他,直接刺激了季羡林“浪子回头”,对他今后产生“万分巨大”的影响。状元兼书法名家的名作,在当时已不易得。王校长豪气,一把扇面一副对联,再加一句亲切的“羡林老弟”,相隔几辈,却心心相惜。许是从这个十五岁的少年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一心向学,出类拔萃。一个偶然事件,在少年心中播种下希望和梦想,成就一个必然的成功。
身为教师,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或者微小动作,都可能会被一个敏感的孩子全盘接收。教育不应该有歧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宇宙。成绩好的学生值得嘉奖,成绩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公平对待,放大优点,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谁能保证,一个看似平庸的孩子不会成为下一个季羡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