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自网络
01
事情是这样的,一大早看了篇关于热播剧《扶摇》的文章,作者在开头无心说了句“以前不知道阮经天是谁”,底下的评论很快就有人说她“阮经天都不知道,你是哪个年代的啊?”“不认识阮经天,台湾偶像剧没看过的吗?”
我相信,他们本身也许并无恶意,只是打心里觉得不认识阮经天没可能,毕竟,阮经天曾经是红极一时的台湾偶像剧一哥啊。
当年的阮经天确实很红,主演的《命中注定我爱你》,创下台湾偶像剧历史最高纪录,最高纪录破13,直接把男一号阮经天推上台湾偶像剧一哥的宝座,同时让一节陈乔恩的地位更加巩固。
不过啊,再红的明星都会有人不认识,你关注了你才会了解,别人不知道也实在是没什么好惊讶的。
先不说近几年阮经天鲜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作品几乎没有,出生略晚的95后、00后应该好多都没看过他的剧,那么自然也就不认识这位“偶像一哥”;然后,像一些对偶像剧不感冒的群体,即使当年他最红的时候也压根不知道他是谁谁谁,现在不认识他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02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和一群朋友去KTV唱歌,这群人里面,有熟悉的也有不太熟的。点歌环节,大家都忙着点歌,一边点一边唱,点的几乎都是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虽然我五音不全,但高潮部分也能跟着后面哼上几句。
直到后来,有两个年龄略长几岁的朋友点了几首老歌,我一首都没听过,索性默默玩起了手机。坐我旁边的姑娘估计看出了端倪,便问我“这些歌你是不是都没听过啊”我说是呀。结果刚说完,她就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我说“不是吧,看你也比我小不了几岁啊,这歌都没听过,难道你是95后啊?”
我想解释自己平时不怎么听歌的,但是对方的反应让我放弃了解释,世上歌曲千千万,有些没听过不是很正常的吗?更何况对于我这种音乐白痴,说不的偶尔听过一两次,也未必有印象的。
其实生活中,很多这样的情况,我们都习惯主管臆测,自己知道的,别人不懂,就觉得对方是怪胎,是大傻子。
03
前阵子,写了一篇《DISS杨超越,你有什么资格》的文章,立马有网友留言说我是脑残粉,想必他一定没耐心看完全篇,我并没有粉杨超越,只是觉得她不该承受那么多的恶意。
对,她舞跳的不好,歌唱的糟糕,但是这个节目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不是吗?被选择出道或者淘汰,这一切都不是杨超越说了算的啊。
你可以不喜欢她,这是你的权利,但,至少你不应该攻击她,这是你的教养,更是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
好几年前,有亲戚拿出几个生僻的汉字给我看,问我这几个字分别怎么读,无奈,我一个都不认识,就跟他说不知道怎么读。因为除了高中的时候备考高考,会经常遇到生僻字,之后根本不会接触到这些冷门的汉字,我觉得读得出来的人才是少之又少的吧,像我这样读不出的才是常态。
结果,我话一出口,对方就嘲讽道:“现在的大学生啊,读的什么书啊?几个字都不认识。”一句话把我堵得不知道有多郁闷。
可能他觉得,你念了这么多书,就该什么都知道吧。我能说什么呢?
人与人之间,往往因为这样的“时差”,变得很难沟通,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真的就这么难吗?
04
最近不是吃西瓜的季节吗,前几天在一个群里面,看到有人讨论喜欢吃带点沙的那种西瓜,还是喜欢吃水分更多的,我表示喜欢吃带沙的瓜,结果群里大部分人都喜欢后者,最过分的是有人说我和另外几个喜欢前者的是奇葩,西瓜都不会挑。
本来纯属讨论着玩的,最后却弄得我很是郁闷,后来干脆从那个群里退了出来。
求同存异,乃是生活的大智慧。
想我泱泱大国,光菜系还有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呢,怎么就不允许别人跟你略微不一样啦?
你喜好吃辣,无辣不欢,就不允许别人一辈子不沾辣椒?
你喜欢长发飘飘,就不允许别人常年短发了?
你喜欢下班宅在家里吃薯片追韩剧,就不允许别人去跑跑步健健身啦?
......
没有什么是本应该的,没有人规定你一定得知道某某明星,咱又不是娱乐记者。
也没有人规定谁必须会唱所有歌,我们又不参加歌唱比赛。
更没有人规定你要认识所有汉字,我们不是搞汉字研究的。
......
大千世界,正因为有很多很多不一样的存在,这个世界才变得无比精彩,有人负责做美食,有人负责做服装,有人负责搞科研,有人负责救死扶伤,有人负责教书育人......
允许质疑,允许不理解,但请你尊重。
不说了不说了,《扶摇》太好看了,我要去追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