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大学上课的第一天,你心里是那么的慌乱。
从前在课室里,学习与朋友一起,吃饭与朋友一起,连去个洗手间也要拉着朋友一起。可是突然把一个习惯被陪伴的人,扔在了大学里面,就好像一个小女孩在游乐场丢了妈妈那样,怅然若失。
一时间,你好像体会到了成为大人的孤独。
于是你突然渴望摆脱这种不安全感,你告诉自己,你要改变,要变成一个健谈的人,要主动去认识朋友。
你参加了大学社团,每天撑起那样如沐春风的笑容,一直主动去找话题,努力去讨好别人;可是你又知道自己天生是话题终结者,每次气氛变得尴尬,心理就难受得紧。
你从不发脾气,从不会表露坏情绪,从不会在人前哭,生怕别人会自己的负能量会影响到别人。
你总是小心翼翼,在讨论决策表达自己的意见,总是想了很久,确定不会得罪别人,不会伤害到别人。
别人寻求你的帮助,你求之不得;可是你寻求别人的帮助,却是从不会发生的事儿。别人拒绝你时轻描淡写;而你拒绝别人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犯了天大的错。
那些拥有"自我"这个东西的人,那么的我行我素,那么的有个性,他们好像会闪闪发光。讨好型人格与他们的区别,好像在于,他们只有一张真正属于自己的脸,而我们的脸像川剧变脸一样,观众喜欢什么的脸你就变什么,可那些也终究不是自己的脸。(其实我也不太相信他们真的那么真实,可能有意或无意,也是戴了面具的呢。)
对不起,有点睏,好像有点语无伦次。

想起了小时候那个淅淅沥沥的早上,家里没人,我看着凝在窗户上的一颗颗雨露,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就好像水晶球里的舞台:
天空与大地相连的地方,是舞台的界限;建筑物都只是方方正正的模型;云朵只是布幕上用棉花糖造成的投影;大海其实就只是一滩水......如果世界是如此简单,人生如一出小小的戏,那么,只要看着这场小小的话剧,一切便很快过去了,烦恼也很快没有了......
如果人生如戏,是演给谁看呢。身在戏中,其实不知道编剧会如何安排自己的命运,不知道会遇到那些人,会迷茫、会得意、会失落,但从不会清醒。
那么既然身为戏子,拿的是那个剧本,就不要妄图成为其他角色,就如黛玉不能成为宝钗,宝玉不会成为薛蟠。好好的演好那个独一无二的,真正的自己吧。
而水晶球的舞台之外,也不知道有哪些观众正在看着。他们看到的,不过是一出出或平凡如水、或动人肺腑、或惊心动魄的戏。看过了哭过了,便离开了,独留那背后吚吚哑哑的胡琴声。
你的世界,是你的。别人终究是看看而已。
何必那么在意他们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