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微博、微信上的企业号,大家已经屡见不鲜了。素以高逼格、克制著称的知乎也在16年中释放了机构号,邀请企业入驻。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41/dbfda84bbf8610b5.png)
在16年末,写就17年规划的时候,试图探讨这样一个问题:
内容平台为什么要做企业号?
变现,无他。
通过销售人员吸引企业广告下单,带来的问题是高额低频,销售人员的性价比决定了只能覆盖头部企业,而无法覆盖中小企业。做企业号,可能是一个间接的途径,通过吸引更多中小企业的参与、提升企业的活跃和认知度,实现更广范围高频低额的自助下单。
- 站在平台的角度,用处有二:
- 教育企业:
- 提升企业对平台的认知,让他们认知到这一平台是与微信、微博对等的、可运营的。
- 日常的运营让企业赚到小甜头,提升活跃度、产生路径依赖性,从而促进更频繁、低额度的自助下单广告。
- 教育用户:
- 基于企业日常运营流量,提升用户对于非内容消费的接受程度。
- 既通过软广提升了平台的广告总量,又基于对企业的认知提升了转化率。
看上去,内容平台做企业号是一门好生意。一门好生意需要是互惠共赢的,那么就提出下一个问题
企业为什么要开一个号?有利可图!
- 平台可能需要做的事情有二:
- 日常运营收益可观。企业号的日常展示量需要同微信 or 微博的阅读量可比,才值得企业去投入人力尝试。
- 运营成本可控。不花钱or少花钱的情况下,能够有可度量的稳定曝光量。
由此,得出了内容平台做企业号的前置条件:
- 不只分发内容,也希望尝试分发服务 。如接受广告、抽奖内容、商品信息发布等
- 平台不断增加扩展性,增加企业号 与 用户之间的联系。
- 展示量的稳定性。有粉丝作为展示量的基本盘面。
- 展示量的可运营性。内容平台需要在内部建立基于用户的转发扩散环节。让企业号可以通过粉丝运营触达到更多非粉丝的用户群体。
假设场景:
- 北京移动入驻,可以发布优惠活动信息。
- 杜蕾斯入驻,转载内容、抽奖互动、发布品牌广告。
- 微商入驻,发布上新、折扣讯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