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网上新闻才知道,今日秋分,这一天昼夜均等,此后,白天渐短,夜晚渐长。时光如水,节气不会因为气温高低、世间遭遇,就出现变动,该去的都会去,该来的都会来。
前几天台风肆虐城市,这两天秋光洒落人间。由于腰疼未愈,我没有出门,不知外面秋深几许?看着窗外清朗的蓝色天幕,覆盖四周天宇,随意漂浮着一朵朵棉花云,有些棉花云沾上了深浅的灰,就像小时候拾棉花,不小心棉花掉落地上,沾上灰尘,掸去灰尘后,洁白的棉花朵上,留下浅浅的灰。
中秋刚过,当时因为台风的消息和突然的腰疼,我们今年没有回老家,提前给父母打过电话,就省去两个多小时的路上奔波。圆月如约,悬于夜空,天籁无声,月光如水,多少游子的乡愁,都聚焦在夜空那轮明月之上。
还有几天就是国庆节了,本来想好不回老家的,可是,心底总有个声音在提醒自己,在这深秋的时节,还是暂时离开城市,回一趟老家吧,看看年迈的父母,欣赏欣赏田野的秋色。
以下,是看到的百度文章,剽来凑满一篇更文。
“秋分:平分秋色,轻寒正是宜人季”
秋分,不偏不倚,它正在秋的二分之一处。这天,昼夜均等。此后,白天渐短,夜晚渐长。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年过半,时光走到秋深,天地间阳气已弱,阴气始盛。雷声消失,夏远遁,秋渐浓。
虫子躲入温暖洞穴蛰伏,预备越秋度冬。
大江大河,不似春夏水量丰沛。小溪小池,都瘦了身,显得苗条。
秋分三候描述的景象,虽有萧索之感,但更多的,是静寂之美。
秋分,是个特别的节气。它曾是古代的祭月节。古时秋分祭月,有时月明,有时无月。
后来,月圆桂香的中秋节取而代之。
现在,它被立为丰收节。秋分,正值收获季节,是属于农人的舞台。
农人,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的节日。
今有丰收节,古有秋社。
秋社,在立秋后的第五日戊日,或在秋分前几日,或在秋分后几日。
农耕时代,秋社是十分庄重且隆重的节日。
官家与民间,祭祀土地神,烹制社糕,社饭,饮社酒,感恩土地神赐福,为谷满仓食无忧庆贺。
北宋文学家张耒笔下的农家秋社日,充满欢乐喜庆。
家酿的浊酒一杯又一杯,谈笑畅饮。
农夫宰牛农妇做菜,丰盛的社宴已备好。
妇人抱着小孩,头上簪着花,白胡子老翁弯腰拄着拐杖,都来赶赴这一场农家盛宴。
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
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
——宋·张耒《田家三首·其一节选》
诗中秋社日的热闹情形,简直赛过过年。
宰牛,饮酒,出嫁的女儿头上戴着花,抱着孩子回娘家。
年迈的老人,拄着拐,也来共享丰收的喜悦。
民以食为天,有粮就有稳妥和幸福。
人们的愿望,朴素美好。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也就是1076年,这年的中秋节,苏轼写下《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同在这天,苏轼的好友,史学家刘攽写了《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
因为苏轼的词,这个史上最有名的中秋节,在时光的星河里璀璨夺目,永不褪色。
这天的另一个美妙之处在于,中秋节,秋分,秋社日,恰好在一天,这是多么神奇的巧合。
月半十五,宵中秋分,吉戊秋社。人们在这个三节合一的日子里,昼夜欢庆。
饮酒耳聪,擦眼目明,酒在此刻,不止是醉人的琼浆,亦是医病的良药。
仰望明月,月光澄澈,无一丝纷杂,如简单透明的人。
想来,头顶乌纱帽,百般违心不自在,又如何比得上,击壤而歌的布衣老农呢?
秋分当月半,望魄复宵中。
难得良辰并,仍将吉戊同。
高楼连卜夜,浊酒任治聋。
注想乘槎客,何如击壤翁。
——宋·刘攽《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
宋代词人谢逸的词中,秋分的明月美如仙境。
时节到了秋分,秋天过半,风清凉,寒露生。
夜空,明月高挂。月光莹洁,桂花芳香氤氲,随着夜风浮游。
遥望朗月,遥想可有月宫?可也庆贺秋分?月宫仙子,素衣飘逸,她们在翩翩起舞。
仪仗玉栏,歌舞盛宴正浓,天宫瑰丽,亮如昼。
夜已深。曲终舞止,人影渐稀。人尽散,空旷天宫惟余丝竹声,悦耳婉转,萦绕四方。
词人的秋分月,一点都不逊于中秋月。
明亮皎洁,硕大圆满,让人不由得相信,月亮里,有富丽宫殿,有美丽仙女,有仙乐飘飘。
记得小时候的月亮,比现在明亮清晰,又大又圆。
那时的我,痴痴望着明月,在深深浅浅月白的影子里,果真看到了一株桂花树,一只小兔子。
月的美好,让人仰望,让人遐想。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宋·谢逸《点绛唇》
秋分,天气凉爽,正是郊游好时节。
明代诗人钱月龄身处异乡,秋分日,他不做一个背负着愁思的孤独旅人,和友人一起去爬山。
小溪清澈,照得见旅人的身影。秋风止歇,雨后天晴,稻花的清香山谷弥漫。
青山伫立,千年之前,千年之后,从古到今,不变的是苍绿,不变的是雄伟。
岁月的更替却使人感慨,时光如逝水,年年雁南飞,岁岁催人老。
与友人徜徉山水自是欢喜,尘世的烦忧俱忘却。
采摘深谷兰花,山野芳草,坐在大青石上歇息。
秋风习习,天边云聚云散,悠然自在。
看了这首诗,让人觉得,不冷不热的秋分时节,正适合进山赏秋色。
秋风凉,草木香,天蓝云白,置身其中,心情舒畅。
羁愁暂摆作山行,秋日平分气转清。
溪影照人风已息,稻香沾袖雨初晴。
古今在眼青山色,岁序惊心白雁声。
更喜同游俱物表,搴芝坐石看云生。
——明·钱月龄《秋分日同友人山行》
1866年的秋分,恰逢中秋。
这年,顾太清已68岁,经历了世间的种种磨难后,她在王府中安度晚年。
秋分夜,中秋夜,明月夜。
月色如水,明月如镜,映照人间,天地宁静明亮。
桂花溢香,芭蕉叶渐枯,梧桐叶飘落,已是秋寒景象。
人到老年,如春天的寒冷,秋天的炎热,短暂不长久。
年已老迈,不知道还能再相逢几个秋?看几回中秋月?
天光如水,月光如镜,一片清辉皎洁。
吹来何处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芭蕉叶老,梧桐叶落,老健春寒秋热。
须知光景不多时,能几见、团圆佳节。
——清·顾太清《金风玉露相逢曲·丙寅中秋,是日秋分》
秋分诗词里的花儿,桂花最常见。咏秋,也常见悲词。
宋代诗人杨万里,他的诗,写秋不悲秋,不写桂花写荷花。
夏荷与秋桂,是应季的花使,明艳矜贵。
秋荷,这过季的花儿,它怯怯地,如容颜衰老盛年不再的美人。
好像,被同情与怜悯,是它的宿命。
杨万里,可不这么看。
秋天的萧索,总会使人有悲凉之感。
真是这样吗,未必。秋高云淡,西风清凉,正是人间好时节。
看那池塘的荷花,它虽已随着夏季的离去而颓败,小如铜币的嫩绿荷叶,却又新生了许多。
分明,衰败的表象下,孕育着希望和生机。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轻寒正是可人天,很喜欢这句诗。
春天太过温柔,夏天太过热烈,独有这冷热相宜,平分秋色的秋分时节,宁静清凉,最是难得。
独爱秋分,轻寒正是宜人季。
网友评论